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浮士德读后感(汇编11篇)

浮士德读后感(汇编11篇)

在发现自己在作者的作品中汲取更多感悟后,当我们撰写读后感时,要关注自己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和表达层次。我们为大家带来一篇选自“浮士德读后感”的精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可供参考!

浮士德读后感 篇1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是根据16世纪德国关于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改编的。《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

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剧情梗概如下:

魔鬼,墨非斯托,与上帝打赌,对人类不满意的追求最终会导致他们自己的堕落。上帝认为,虽然人类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但他们最终还是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阅读和学习各种知识,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

他太痛苦了,他想自杀去另一个世界寻找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

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领他走向新的生活。条件是一旦他满足,灵魂将属于魔鬼。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然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和普通女孩玛根热泪盈眶的浪漫。玛甘哭到浮士德,为了幽会,他不小心给了母亲太多安眠药,导致老人死亡。

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的重压而新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

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

在第二部分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自然中遭受精神创伤,与魔鬼一起来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宫殿。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但浮士德得到了皇帝的青睐,通过发行更多的纸币缓解了金融危机。

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

官场的黑暗使浮士德在政治上失望,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魔鬼将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一个曲颈瓶里制造了一个人造的恶棍何蒙露。

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奥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就喜欢高飞,渴望战斗,并从远处听到自由的呼唤。当他听到命令时,他绝望地想飞得高高的,不幸地倒在了父母的脚下。

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作云彩,把浮士德送回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

当浮士德看到空中波涛汹涌的大海时,他立刻有了征服大海的野心。借助魔鬼的力量,他帮助一位皇帝平息了叛乱,获得了一个沿海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赶人们为他移山填海,把大海变成桑园。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

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空下起了雨,变成了火焰,赶走了魔鬼。天使把浮士德带到天上,看见了圣母和玛甘的眼泪,他们为自己的罪赎罪。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依据。它们高度集中了德国和欧洲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以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把他塑造成全人类命运的化身。

当然,所谓全人类,实级上是资产阶级兴其实期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拓展。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歌德也把自己的阶级看作是全人类的代表。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与玛甘的眼泪》的爱情悲剧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自私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的不幸结局相结合,宣告了古典美现代人美育的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

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提出了一个严重的内部矛盾,需要浮士德和所有人去解决。

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

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

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读后感 篇2

《浮士德》读后感推荐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一共花费了歌德近60年的时间去创作与完成。其内容涉及范围非常的广泛,兼有政治,社会,历史,神学,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等众多领域的内容,从这部作品当中,可以窥见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将近3XX年的思想历史轨迹。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相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传说浮士德是个炼金术士和魔术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交换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条件是他将在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

这部作品的故事从” 天上序幕“开始。上帝和魔鬼争论人性的善恶。魔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是可以困惑终生,永远受苦,走向堕落的。而上帝则坚持相信人虽然会受到模糊事体的冲动驱使,会犯下许多的过失,但最终会走上真理的道路。

于是上帝和魔鬼下了赌约,由此开始,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命的旅程从此翻开了首页。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博士,博览群书,可以说学富五车了,钻研各类问题,但在其一生追求当中,他并没有得到满足。他精神上面临着种种问题,认为所处的生活苦闷,厌烦。于是他寻求帮助,渴望得到更深的知识等等,但是他用法找来的虚构并没有办法,就想到用毒酒终了一生,当酒杯接近他的嘴唇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响了。他待会的够变成了人样,与浮士德定下了契约。约定,梅菲斯特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条件,但是,当浮士德在享受得到满足时,说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浮士德便结束了生命,同时灵魂交给了魔鬼。

魔鬼发挥他的独特法力,带浮士德来到了某个酒店,见到了一大群人在饮酒作乐,浮士德也参加了进去,梅菲斯特了解浮士德的心态,于是他带他到炼丹房,给了他磨汤,于是浮士德变得年轻,进而与甘泪卿进行了追逐。最终浮士德与甘泪卿定格了一个永恒。甘泪卿到死还念着浮士德的名字,以表示其爱不泯。

浮士德在甘泪卿死后很内疚,自责,行尸走肉,在一群花妖的帮助下恢复了活力。

在看到了海伦的美丽后,他便在魔法的帮助下接近了海伦,开始了恋情,可是,好景不长,经历丧子之痛,他的浪漫梦想又破灭了。几度遭遇之后,他想干一番大事业,雄心壮志的开始了为民造福的理想,可是,自责魔鬼侵袭了他,使他双目失明。在魔鬼手下挖墓时,其声音像是在实现它的理想,于是说了’’停一停吧,你真美!“后就到下了。但最终本该归于魔鬼的灵魂却被天使带回天堂。

这部作品内容简直可说千变万化,洋洋大观,思维逻辑比较怪异。浮士德经历了三个阶段,终于还是灵魂回归天堂。从学习,政治,理想,一步一个跨越,即使魔鬼洞察他的一切,了解他的需求,可还是无法到达他的灵魂深处,最终他还是走上正道。

读了这部作品,可以学习到应该从四面八方来解读作品。里面的注释都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历史发展状况,在特殊的条件影响下,才可以成就特殊的伟大作品,优秀的作品凝结了社会的整个轮廓缩影。浮士德一生没有停止在追求的步伐,虽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即使心力交瘁,还是不会满足,不会就这样让追求干涸。

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状态,本来就向着更高的要求发展,向着理想现状看齐,在满足的空间中,即使被诱惑,也是一时的,最终将烟消云散,纵使过错了,但追求的更高要求真确与存在,还是会用不止息的努力与奋斗,以人的能动力去认知人生,去追求应该有的生命的理想高度。

《浮士德》看完了,思维还在活跃,因为其中确实还有很多不理解的东西与细节,其中魔鬼的力量到底代表着什么,浮士德的死亡又是因为什么?在怎样的一种,作者才完成了这部这么穿越时空的高深度的作品?

浮浮沉沉是人生,欲望算不算魔鬼呢?最后还是要沿着正道的方向前进.....

浮士德读后感 篇3

《浮士德》这部史诗般的巨著,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诗人歌德倾注了六十年心血完成的。以前我读过,由于内容的博大精深、跳跃性的思维、典故应用较多……造成了阅读上的障碍——难以读懂,就半途而废了。当今人们读书的状况,如《浮士德》舞台序幕里所言:民众未必惯读第一流的佳品,却乱七八糟的读得太多。

这些年,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要读书就必须读一流的,翻阅十本平庸的书,不如用心读一本经典。正巧,在图书馆看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浮士德》,一翻,文笔还可以,那就先易后难吧。于是,在熟悉了基本内容后,再细细的拜读原著,效果不错。

谈几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本书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主要塑造了两个代表性的人物,一个是代表善的正面形象的浮士德,一个是代表恶的反面形象的魔鬼靡非斯特。浮士德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一个饱读诗书的博士,长年枯燥的书斋生活,使得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但他的骨子里依然透着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魔鬼与上帝打赌:上帝认为,虽然人类会不断的犯错,但他们是积极进取、永远向上的。而魔鬼则相信,施展他的魔力,用、权势、财富、名誉……能引诱人类走上怠惰、堕落的道路。

于是,魔鬼与浮士德签约:浮士德活着时,魔鬼永远是他的仆人——满足浮士德的一切需求;但只要浮士德在表示满足的一瞬间,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永远做魔鬼的仆人。于是,人、恶魔、天使、幽灵、普通民众……在人间、天国与地狱间,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诱惑与反诱惑的如梦似幻般的悲喜剧。

恶魔靡非斯特能说会道,还能声情并茂的唱歌。他语言诙谐、生动,满嘴尽是鲜活的俚语、俗话,油腔滑调的俏皮话迭出,冷嘲热讽,嬉笑怒骂,极尽能事。

他机智、聪明,善于应变,也许用狡猾一词来形容更为贴切——毕竟他是恶魔呀。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在底层老百姓生活的酒店里演唱的那首《跳蚤之歌》,他将深得皇帝宠爱的贪官污吏比作跳蚤,揭露了他们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以至于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丑恶嘴脸;对德国封建专制的朝廷进行了尖锐、粗野的讽刺。

魔鬼常常正话反说,真亦假来假亦真,不禁令人捧腹。通过神气活现的魔鬼,《浮士德》对大学课程的僵化、学者的迂腐、教会的黑暗与教士的虚伪贪婪、官员们无官不贪、皇帝的昏庸无能、封建专制的荒.唐腐败……进行了无情的讥讽与批判。

魔鬼的戏弄嘲讽,将中世纪丑陋的社会现状和盘托出。让我们加深了对黑暗的中世纪的了解。言为心声:其实质是歌德借魔鬼的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仿佛是作者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角色;当然,他的本质还是恶的,常常表现得冷酷、疯狂。

浮士德读后感 篇4

作品以一个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自身的迷惘为启,而这种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时所发。深思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无奈。因此,这种性质是接近生命的。关于你我的问题让读者融入自己的生活,共同思考,关注,发现问题,寻求灵感。

人的一生涵盖了许多,回过头来想想却又寥寥。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成协调一致,应该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理想的“我”越飞越高,让另一个“我”不停地追赶,永远不满足,似乎也永远不会达到理想中的“我”。

正是在这种执着的追求中,人们认识了自己。哲学意义上的生命长度应该由这种追求的价值决定。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理想,证实价值。

魔鬼靡非斯特让老浮返回年轻时代。在墨非斯托的指引下,浮士德爱上了玛根的眼泪。在他们美丽的幻象中,浮士德仍然失去了她。快乐和享受不是长期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不是受苦或享受,而是比昨天更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就要不断努力,才能找到至高无上的存在,在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痛楚之后,浮士德又重新焕发了精神,他认为活着就要不志追求,不懈努力,那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是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种认识的宽泛性、概念化,不得不说是因为浮士德取得短暂欢乐大受靡非斯特的帮助,没有自己太多的努力,故而这种认识是理想中的境界。

再往下看。海伦,她是由自己的力量领导,通过许多环节找到的。与海伦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却被儿子搞得完全破碎,这一次的痛苦是一次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彻底失败,他对希腊古典美的追求也以悲剧结束,留给他深深印象的恐怕更多的是自己的奋争过程,而那些所谓的美,快乐都离他而去。这就是努力后的极短暂的所谓“成功时刻”。

浮士德读后感 篇5

在年轻时,歌德说他的作品包含着他生活中的全部欢乐和痛苦,而且——完全像靡非斯特一样——他是在利用自我的艺术,把自我那恶魔般的本性,自我的那颗灵魂转述给周围世界。“抱怨人类的命运,我已经厌倦于这么做了,我只是在实实在在地描绘人,好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自我。如果他们看到以后感到不安,那么怎样办,那就让他们去更加不安好了。”

生命的整和。浮士德老博士在书斋晚年中,只感到迷茫和空虚,那些脱离现实的知识,又只使他获得了一副博学的头脑,却没有使他获得生存的力量,这是生命中的老年。靡非斯特为了获得与天帝打赌的胜利,步步引诱浮士德,将年老的浮士德变得年轻,让他经历了两次感情、宫廷、美的幻梦,征服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生命中的年轻时代。瓦格纳创造的精神世界是完整且智慧还强于常人,只是没有得到实体的小人,就应算是生命之初。这三部分的整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其中的特质资料不尽相同,下方谈谈自我的浅见:

作品以一个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自身的迷惘为启,而这种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时所发。深思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无奈。所以,这种自然贴近生活,关于你我的问题让读者也将自我的生命融入,一齐来思考,共同来关注,发现问题,寻求启发。人的一生涵盖了许多,回过头来想想却又寥寥。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达成协调一致,就应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理想的“我”越飞越高,让另一个“我”不停地追赶,永远不满足,似乎也永远不会到达理想中的“我”。人们正是这种不断的执着的追求中认识自我。生命在哲学好处上的长短就应是由这种追求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生命的好处在于实现理想,证实价值。

老浮在听到人们拥颂他后,期望以后自我的潜力拯救病苦中的人们,他说:“这天即将结束,明天还要开始,假如我有凌霄的翅膀,能去追随太阳,将眼前的景致永远留住,那有多好!但是,太阳不因我的美梦而隐退,肉体不因我的渴求而长出羽翼。精神上的追求和现实中的真实,难求一致呀!”得到完美的东西总想与人分享,看到悲痛的东西总想替人分担,多么高尚的情怀,但你的潜力有限,有时只能苦苦承受这些自我压在自我身上的不能让更多的人体味到的完美,让痛苦的人不再悲哀的重担。人们苦苦受着精神的煎熬。想行动,却举步维艰。生命的力量告诉我们,仅凭头脑中的所思所想所不能创造一切的,只有行动,才有期望。于是,人们不懈的努力。很多东西,当我们意识到时,已经是时过境迁或者事过境迁,而老浮则算是“幸运”的一个。

魔鬼靡非斯特让老浮回到年轻时代。在靡非斯特的诱-惑下,浮士德爱上了玛甘泪,在他们的完美憧憬中,浮还是失去了她,快乐与享乐不是长久的,人生的终极好处不在吃苦,也不在享乐,而是每一天都比昨日进步。在这个好处上说,就要不断努力,才能找到至高无上的存在,在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痛楚之后,浮士德又重新焕发了精神,他认为活着就要不志追求,不懈努力,那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是自我的奋斗目标。这种认识的宽泛性、概念化,不得不说是因为浮士德取得短暂欢乐大受靡非斯特的帮忙,没有自我太多的努力,故而这种认识是理想中的境界。

再往下看,浮以自我的力量为主导,经过很多环节找到的海伦。与海伦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却被儿子搞得完全破碎,这一次的痛苦是一次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彻底失败,他对希腊古典美的追求也以杯具结束,留给他深深印象的恐怕更多的是自我的奋争过程,而那些所谓的美,快乐都离他而去。这就是努力后的极短暂的所谓“成功时刻”。

在那里,我要感谢浮士德,让我不再为渴求成功所累,过程才是人生价值的关键,而成功只能被看作更高价值实现的起点。这样,你才能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自我,向至上迈进。生命原先如此美丽,它没有给你任何所谓的痛苦,而是让你充分展示自我。

浮士德读后感 篇6

浮士德在追求什么?是圣洁?抑或是堕落。我相信,他在追求的,是人生意义的达成与圆满,可使他超脱的,是他坚信太初有为而始终奋斗不断超越的过程。

浮士德的人生,是一场不断幻灭的过程:钻研学问,白首皓经,却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寄希望于魔幻;遇见梅菲斯特后,在街坊巷弄里寻欢作乐,贪恋与格蕾琴甘美的爱情,却连累纯洁的情人接受世俗与内心的审判,最后赎罪而死;渴望功名,却沦落到为皇帝与大臣们召唤美人海伦赏玩;追求美,最后美的阴魂却消散;要征服自然,为民造福,却任凭魔鬼烧死一对老夫妇,又被忧愁吹瞎眼睛,最后误将骷髅掘墓声认为是民工填海造坝而满足,输掉与魔鬼的赌赛……

浮士德追求境遇的完满,先步入堕落,与女巫厮混,后追求美与伟大,却最终付诸流水。他在悲剧之中扣问自己,在幻灭之间感悟人生。尽管与梅菲斯特这个永远否定,嘲弄一切 ,引诱向恶的魔鬼相件,浮士德仍是在“享受”中不断迈向崇高的事业,觉悟到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厌倦,爱上绝对的安息。

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充满矛盾,有客观条件与自身能力间的矛盾,也有自我否定与渴求肯定,追求未来与挥霍现在的矛盾。我们在痛苦的撕裂中找到成长的空间,在一步步坚强起来的同时却发现了柔软的痛苦,我们会在五彩折光的背后获得高尚的启示,背过身去眼前却是灰暗的光彩,我希望着有一天走出否定的低谷,我摸着鼓动的良心,它说我们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一它说我已被所有人宽想,它说我感觉到了宁静的永恒……

太初有为,在不断的行动与刺激中我们终会超越刺激。哪怕最后填海成功,浮士德也不会有一个满意的结局,幻灭的人生是一种悲剧,可这悲剧若仍永远的行进,也就有了超越悲伤的庄严与乐观的意义。

浮士德读后感 篇7

有人说歌德是“最后的万能天才”,是一位万事皆通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这样的人恐怕已经很难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找到了吧。歌德是德国文学的泰斗,因为有歌德的存在,德国人骄傲地自诩为诗人的国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欧洲人心目中,他就像拿破仑一样成了一种象征,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

歌德和他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过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像蛇一样蜕皮更新”,他的杰作《浮士德》和他自己一起发展、成长。少年时代在故乡法兰克福,歌德看了根据往昔传说浮士德改变的木偶戏,此后的.时光里一直到他死去前两三个月,浮士德的形象就那样伴随着歌德在他心目中成长。全书第一部开始执笔时,歌德才二十余岁,但是一直到三十年之后才完成,这部书仿佛不仅仅是一部舞台剧,而是歌德丰富而睿智的一生的舞台,有歌德自己生活渗透在字里行间,甚至说歌德代表的就是西欧主要生命和情感的浮士德。

《浮士德》讲述一位年过半百的饱学之士,可是知识的丰富依然不能填补他空虚的灵魂而跪拜在享乐的恶魔脚下,而最终以他的女友格蕾辛的人生悲剧收场。第一部中的主线应该是浮士德这样的一个人物逐步丧失他的底线和本性,野心膨胀,而最终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而第二部则开始叙述他的恋爱故事,内容从主要的浮士德单一的个人扩展到他的整个生活环境以至眼中的整个世界,()格蕾辛母亲因浮士德而死去,格蕾辛的哥哥死在了与浮士德的决斗中,而格蕾辛也最终因浮士德而得了精神病并背叛死刑。这个故事透着时代的悲哀,而浮士德身上带有了很多那个时代欧洲人特有的特点,人类的历史以走马灯的形式掠过。我觉得《浮士德》的感觉有点像鲁迅的《阿 Q 正传》,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阿 Q 身上多少找到自己身影,那么欧洲人在读《浮士德》的时候是否也有同感呢?

《浮士德》给人的阅读感受有点像莎士比亚,还有点但丁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味道,戏剧的对白,诗一样的语言。不知道该说是《浮士德》成就了歌德还得歌德成就了《浮士德》,但是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回味值得感受的好书。

浮士德读后感 篇8

开始看了《浮士德》。认认真真推敲每一句话的意思,看了两个钟头,才把书的序言、献诗、舞台序幕和天上序曲给看完。

这书是难懂的,曾经看过一遍,是大二的时候,喜欢打手电熬夜看书,每天也就能安静地看个2、3个小时吧,所以效率不高。记得老早的时候,看名著只为了情节,直到现在依然有这种观念,大凡故事不够吸引人的,蕴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会有兴趣去读。所以吧,说到底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这个《浮士德》其实满神奇的,首先它的写作方式是舞台剧本的形式。其次,故事非常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马行空。第三,“歌德”这个名字很能满足某种小小的虚荣心。第四,看着看着,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似曾相识的看法、观点或者景象。所以,尽管很艰深,我依然憧憬着再一次阅读它。去年暑假把书买回来一直搁置着,趁着最近立志读书的机会决定先把它给啃下来。

一开始看小说喜欢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这些被我相中的,多数都不是什么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而仅仅是在内容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鸣的。比如在看贝多芬的书籍时,一般把贝多芬夸张的描述成神灵的语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头看这些摘抄的时候觉得当时自己很幼稚,一页书看看不过1、2分钟,有时为了抄几句话就要花费5分钟的样子,这样等到再回过来读的时候,常常已经没有先前那种激情和如饥似渴的感觉了。所以之后开始改成某伟大领袖的做法,在书边做批注,比如哪一句好,自己怎么想的,或者是看到某个很文学的字词去查字典,然后在书边写上拼音与解释。这样做似乎还不错。可缺点是仅仅适用于自己的书本。到后来偷懒了,什么都不写,习惯看书的时候拿只木头铅笔,看到喜欢的就划下来,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不费力,所以每每有一点点的感动就摘下来,以至等读完一本书以后,发现每一页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换来了,这么糟蹋,以后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为0了。总不能哪天心血来潮真的拿块橡皮把所有的铅笔印统统擦去吧?哎,可怜了我那本……了。而且更主要的是,习惯边划边看的过程后,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为句句都是“重点”,我又何须体会文章的内涵,结构呢?于是,读书的时候,思考就少了。

现在看这个《浮士德》,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一页书上一半是内容,下一半是很多小字体的解释,而通常这些解释又和种种圣经故事、希腊文化联系起来,一看就是一大串。这种情况下,不看就无法了解作者的意思,看了又容易打断自己的思路,真的是很麻烦。所以只好这样,每看一章之前先把解释全部看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呢,等看正文的时候就能够比较通畅的理解内容,也不用再回过来看讨厌的注释了。

好啦,晚了,看来今天是补不出个读后感了,明天继续。这篇么,就当是个“读书有感”吧,呵呵,本来因为故事情节,取名叫“今天心情相当沉重”的。

浮士德读后感 篇9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此文来源于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浮士德读后感 篇10

如果浮士德博士德旅程是从地狱到天堂,让我们看看地狱天堂有什么。

一、地狱

“人类只有通过种种磨练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歌德在文学、绘画和自然科学研究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快速运动中积极奔跑,在运动失败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真理的理解,达到了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歌德的社会封建**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蠹虫咬、被灰尘笼罩。”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的用处;少女玛加蕾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 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极度不公的惩罚……

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与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

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爱情悲剧;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

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最终下场不善。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为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念则化为地狱恶鬼。”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

”而那些迫切希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现在作品中。”

二、炼狱

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教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神啊,救救我吧。”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当浮士德的爱情、政治理想和艺术理想被摧毁后,他开始反思并决心在大地上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家。而歌德也通过“世俗人”(《浮》中歌德的自比)与“虔诚的信徒”(《浮》中指伪善者)、教条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实在论者(均为浮中人物)等对人生观的探讨,思想进一步深化。电影《美梦成真》炼狱部分也多描写主角对过去的反思。

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闭门思过、“在祖先牌位前悔过也多少点炼狱情结吧,而西方心理学中的内心自省也缘于此。

三、天堂

在宗教世界,能令人佩服的唯有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两位菩萨皆因渡救世人而放弃成佛。地狱万恶,地藏王以一颗慈悲心与恶鬼同下十八层地狱,永受轮回之苦,更许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神圣的天堂在众神的光辉中回荡,天使们唱着玛丽亚的歌。他们等待新的生命,用最虔诚的微笑祝福伟大的新生命。

浮士德的知识有一个使用的地方,造福人民,创造一个和平的王国。真挚的忏悔和巨大的收获让浮士德无怨无悔,最后他获得了荣誉。歌德也穷尽一生将他的思想完善, 表达在作品中,寄予了他希望国家统

1、 他反对封建社会和教会的理想,鼓励后人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

歌德对国家人性的关心真的影响了我们。他用了60年的时间来证明人们只有经过锻练才能变得聪明。至于地狱、天堂等是人生的一个个思想过程,是信仰。而信仰的缺失、后现代主义的无所谓观念让我们迷失。

庆幸的是还有许多《浮士德》似的作品,还有许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励我们自信自强。

浮士德读后感 篇11

我终于读完了。这是我暑假学习计划的第二本书。现在,我将写下我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这部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伟大作品。

《浮士德》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老年歌德在中世纪的书斋中烦闷苦恼,和**瓦格讷出外郊游,遇到一条黑色的尨犬。原来这条狗是从天上下来的恶魔玛非斯特别墅做的。他与上帝打赌,并成为浮士德的仆人首先解除浮士德的无聊。

如果浮士德满意了,那么浮士德将不是主人,而是魔鬼。于是,墨非斯托把这件黑色外套变成了一朵浮云,带着浮士德和他环游世界,完成他精心设计的任务。

他们第一次来到了布齐的一家酒店,参与了一些无聊大学生的胡言乱语。接着被引进“魔女之厨”,嗑了一剂魔汤,于是浮士德便返老还童,变得年青了。接着就是和可怜的玛甘泪的恋爱,并且生了一个私生子。

玛甘泪把私生子溺死,自己也最终被丢进牢里。浮士德在经过一段“林窟”的幽居生活,又领略了一次“瓦普几司之夜”后,终于杀进牢里,欲救玛甘泪。玛甘泪不从,受到审判——死刑。

第一部分告一段落。故事最难解的还是在于第二部分。在现实和虚幻之间,浮士德一觉醒来,来到了一个“风光明媚”的地方,并且感到精神百倍。

他去谒见皇帝,皇帝荒淫无耻,一天到晚想着寻欢作乐。皇帝想见海伦,这位古代美人,但海伦真的来了。在“骑士厅”的表演场合,是海伦和巴黎斯的恋爱。

浮士德嫉妒,用魔法的钥匙触动了巴黎。精灵们死了,化作烟雾,浮士德昏倒,失去知觉。舞台回到了第一部开篇的中世纪的书斋中,一切的陈设原封不动。

在这里,原先受过靡非斯特训示的“学生”如今变成了“学士”,如今反而把靡非斯特训斥了一顿。浮士德的**瓦格讷守着中世纪的炼金术,在那儿制造着“人造人”,公然造出了一个小仔仔何蒙古鲁士。但他只能蜷缩在一个玻璃瓶里,在玻璃瓶里蜕化不出来。

在“古典的瓦普几司”之夜,何蒙古鲁士想蜕变,想发育,“希图放恣情欲”而把玻璃瓶撞破,闪烁,燃烧,然后变成了一团火焰,消失掉!

浮士德追求海伦,最后在墨非斯托的指导下成功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奥福良。他是一个“天才儿”,放荡不羁,追逐“少女”,飞求战争,结果是“纵身于空中”,坠地毁灭。海伦也因悲伤而死,把浮士德带到了空中。

浮士德和墨非斯托在空中交谈,说他想填海造地。浮士德帮助了奢侈好色的皇帝。皇帝把沿海的土帝给了他,要求他填海造地。结果,填海工程成功了。有一对老夫妇在填海造地成功,但浮士德不满意他们坐在旧教堂,所以他想交换新房子和土地与他们,但两个老人不能。

浮士德派墨非斯托把他们赶走,因为他傲慢的态度吓坏了两位老人。浮士德不免为此“忧愁”,被“忧愁”对着他的眼睛一吹,使得浮士德双目成盲。在倒下去的那一刻,因为有了开拓疆土的行为,使得他感到了满足,并且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按照契约的规定他不得不为靡非斯特所有,但天界的仙使们却把浮士德救出。在天空中,遇到了那抹眼泪,她必须用心引导他。天空中的最高者是光之**。歌德在最后喊道:

“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全剧结束。

这就是《浮士德》大致的故事经过,看完全剧,我不得不为歌德那高超的写作技法而啧啧钦佩。他将现实与幻觉,古今交融,如此巧妙,真让人叹为观之。其次,歌德写作此剧前后用了整整六十年的时间,从1773年歌德25岁时的“原浮士德”开始写起,一直到1806年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完成,那时正是青年歌德的“狂飙突进”时期。

歌德写作第二部是在1797年歌德49岁开始写作的,一直到1831年,也就是歌德逝世前一年时才完成第二部的写作。从25岁到83岁,这部作品伴随着歌德从小到大的成长。这段时间的跨度是我不得不叹息的第二个原因。正是因为这部伟大而宏大的作品,歌德在世界文艺界的不朽地位才得以确立。

同时,我也对这部作品的译者郭沫若先生深表敬意。郭老是在1919年中国的“五四”爱国****期间开始翻译此作品的,那时郭老28岁,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又恰好和歌德的“狂飙突进”运动非常相似,一直到1928年郭老译完《浮士德》的第一部。再过二十年,也就是在1947年郭老56岁时翻译完《浮士德》中的第二部。

从28岁一直到56岁,时间跨度差不多三十年。翻译一部作品化了近30年的时间,这是我对郭沫若先生深怀敬意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为了更接近原意,有时

1、 这两行诗的正确翻译,其实郭沫若要花半天时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怪不得郭老在翻译完此书时会生一场大病。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这是我对郭老怀深怀敬意的第二个原因。

看完《浮士德》如此恢弘的巨作,显然有些地方还有我不甚了解的地方。郭老建议会德文的朋友最好是原版的和中文的对照一起来读。可惜我对德文一窍不通,同时对西方的历史以及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等方面的知识,显然我掌握得还不是十分丰富。

虽然有这么多的缺陷,但并不妨碍我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热爱,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伟大的人写出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再经过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大家的翻译,使得我备加珍惜我现在的阅读时机和动机。我也相信,即使再以后的即使年里,当我老了,我也会像歌德和郭沫若一样,随时翻出这本书,在现实和浪漫中找到我的精神支柱。

让我们带着朝圣的激情,感受这部伟大作品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不仅是现在,将来我们都老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