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乡情作文10篇

乡情作文10篇

撰写作文是我们自我发现和寻找自我价值的方式。通过写作,我们能更好地处理情绪,缓解身心压力。那么,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呢?经过励志的句子花费不少时间搜集整理,为你带来了关于“乡情作文”的相关内容。希望你能从本文中吸取知识,也希望你会喜欢!

乡情作文 篇1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生中从不缺少光,只是缺少感受光的心灵。

今年夏天,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便回到乡下老家,享受良久未见的美景,心里满是惬意。

乡间,人们总规律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农忙时,也需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开始吃饭时已经晚上八点,漫天星光璀璨,仔细看去,还能找到一条淡淡的、带子般的银河。见到如此美景,无法按捺心中的激动,走向乡间小路。

月光洒下,小河上荡起一圈圈涟漪,青苔斑驳了古老的砖墙,清风拂过柳枝,宛如二月的天。月愈圆,蝉声愈切。不知不觉间,天空飘下丝丝细雨,似音符般跳动在小河上,蛙声蝉鸣也为她伴奏。我静静地欣赏这难得见上一回的美景,慢走到一棵槐树边,它如伞的树冠承载了我许多回忆。景色依旧,故人却已成镜花水月,我坐上一根较粗的树枝,看着细雨坠河,烟雨蒙蒙。这条路我走过多遍,只不过一直都是两个人,现在他已离开,物是人非。雨停了,我望着月亮,希望找到广寒宮中的仙子,清冷寂寞的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这幅图美得让人忧伤,我却已融入其中。我本以为我忘却了他的离去,却在故地又揭开了这尘封的记忆。

人最大的优点是记忆,最大的缺点也是记忆。美好的终究只是梦境,亦真亦幻。总是说记东西很难,殊不知,忘却更难。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本以为已经忘却,到最后才发现它潜藏在内心最深处。人们总是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殊不知,更疼的是再次揭开这块疤。

但,人是不能被疼痛所打倒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要勇敢面对自己和不可预知的困难,即使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能放弃寻找希望,抓住破晓黎明的一道曙光,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用心去看、去听,相信黎明总会划破黑暗,迎来温柔的曙光。

乡情作文 篇2

我从小生在城里,长大了也没回过几次家乡。我想,这一定不是个家乡的好后代。现在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我也有这样的向往。但当我从繁荣喧嚣中安静下来,故乡就像个美好的黑洞般,七拉八扯将我吸引向它。

故乡不是十分山清水秀。它就像黄土高原上的每一个小山村,故乡的万物都那样淳朴。

七岁的我带着满心的不乐意,踩上了一辆返乡面包车的车座落脚架。这司机似乎刻意为之,车外的景色,孰好孰坏,一概被灰暗的太阳膜拒之窗外。在冰硬如钢的车座上作呕,发疯,捶胸,蹈足。母亲贴在我肚脐眼上治晕车的姜片,丝毫无能为力。

我一直迷迷糊糊,直到一缕阳光射到我半张半合的眼睛上——下车了。我那被车内沉闷气氛抽走骨髓的脚,在亲吻到乡村柔软的香唇后发狂地几乎要跪下,鼻子也被清风捏的舒畅自在,悠然自得;阵阵鸟鸣声入耳,乌鸦与猫头鹰的叫声若在此也显得悬房绕梁、悦耳动听。寂寞孤苦的书包被遗弃在了后备箱里。我已将它抛之脑后。

乡村那化繁为简的零售店甚受我的欢迎,我当然不是为了那些品种少的可怜的糖果,那个亲切和蔼的大娘,比县城里呆板的电影院强过百倍。我爱听这些村里人讲故事,他们的话里没有那么多尖酸刻薄,讽刺挖苦。那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对他们的故事而言就是累赘。他们告诉我,猪,狗,羊的可爱,种田的技巧,也劝我,别像他们这样。

我跟着乡亲们去打枣,出发时还准备发一份光,出一份力。可到了枣树林里才发现,才顿悟;面对那些四五米高的树,我只能以它为依靠,吃干果,喝牛奶,若以它为对手,无异于痴人说梦。打枣的梯子架到了哪,我便跟到了哪,要我帮着捡枣,我却像再老道不过的老吏,淋尖踢斛,冰敬,炭敬,火耗,极尽非法收税之能事。

故乡的人们至今已远去,有的背井离乡,有的入土,我的长辈,只剩大姥爷守在村里。回到他的窑洞,往往有一股轻松的气氛扑面而来。他像个说书人,将他的往事尽诉于我。

他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现在已经94岁了,可他还是精神充沛。十几岁便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舅舅。舅舅从小对他很好,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舅舅常接济他。可嫂子却用各种手段剥刮他的粮食,各种物品。再这么下去定然毫无出路,他参军了。

那时候军队规律除“三大纪律”外再无多少,他还未成年,但谁都没在意,为国出力光荣无比,他也一直拼死地打仗,他打死过鬼子。说到这他清咳几声。后来他的右手被手雷炸到,半边手动得不很利索,他也就退伍了。这不是什么坏事,他告诉了我那么多馆长,局长,校长所不知晓的事,这真是幸远,对他对我亦是如此。

淳朴的老人漫步在淳朴的田垄上,那真是谁也无法描绘的画面。

也许百年以后,这画面已绝迹,需人们从道听途说中猎取蛛丝马迹,但这份乡情永远不会绝迹!

乡情作文 篇3

曾看过一句话“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都叫故乡”,只是,对于尚未真正远离家乡的人,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之前现在的我只是觉得有些许悲伤,却不会有太大触动。细想一下,故乡二字对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大概是家对面连绵的群山,纯朴的村民,大片的黄土地,还有我亲爱的家人。

我的家是农村的,从小在乡村长大,小学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电视机,每次从电视上看叫外面繁华的城市,总想着,长快点,再长快点,长大了就可以去看外面的世界了。可是,长大啊,多么简单却又复杂的两个字,这么多年了,我也不过是从每天回家变成了每周回家,不过是离家十公里不到,这不是我想的离开。

然而,接触的多了,慢慢的觉得,假如真的要让我独自一人带上行李去往远方,又觉得无法坦然的离开,我可能是真的舍不得的,我舍不得家乡的朝阳晚霞、舍不得田间河里青蛙的鸣叫、舍不得四季万物从生长到凋亡的过程、舍不得成片的杜鹃花海、最舍不得的是父母的关怀啊!外面的大千世界有我渴望的自由,可是我也清楚的知道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能力承担自己的梦想之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而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到我长大的家乡,建设它,让家乡变得富饶而美丽。

我想这大概就是乡情,无论在别人的眼里它是多么的贫穷落后,在我眼中,它依旧有许许多多的美好,有我放不下,舍不点的东西,是我心中的天堂,也是无论将来走多远依旧想要回归的地方。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留恋,是我心中的乡情。

乡情作文 篇4

故乡的天空是湛蓝的,故乡的草地是芬芳的,故乡的小溪是清澈的。故乡的记忆犹如一艘小船,在我的脑海中漾起一圈圈波纹,静谧且温馨。

故乡有许多古香古韵的古老楼屋,一有那挂在树上香甜诱人的果子,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小花在密密的草丛里。枝头上的蜜蜂闻到花朵的香味也争先恐后的采取花粉,嗡嗡的闹着好似怕别的蜜蜂采的比它多似的。但我还是喜欢农村的无奇、质朴、恬静的农村之景。

你看天边泛起一点儿启明星,有些许灰暗的天空,那便是农村的早上。在乡下的早上,你会被一群在树上的鸟儿,几窝的鸡群,以及村头前的几条狗搅的你睡意全无。这时候请你不要愤懑,你要静静的去聆听,听那乡下特有的“动物大合唱。″到了这时便是那勤劳,朴实的农夫便伴随着″合唱”哼着小曲儿走向那乡间小道。

小时候,最喜欢的,便是夏天的夜晚,爸爸带我去抓知了猴了。吃过晚饭,便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去村子后面的树林,穿的严严实实,带着手电筒,就出发啦。一开始,我甚至都不敢碰那爬来爬去的“小虫子”,还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才敢从树上拿下它放进袋子里,偶尔遇到已经爬的很高的知了猴,还需要我跟爸爸合作,爸爸背着我才能把它拿下来。那时候,树木很多,污染很少,到了夏天的夜晚知了猴都开始破土而出爬到树木上,村子后面的树林里也有很多人,有时候还能碰见自己的小伙伴,互相炫耀着自己今晚的收获。而如今,环境污染严重,人们更看重那片树林的经济价值,早在几年前就全被砍光了,那时候的快乐再也难体会得到了。

你若是问我,乡情是什么?我会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愿变成家乡春天里的一朵鲜花,为家乡增添一丝绚丽的色彩,我愿变成家乡夏天里的一丝凉风,让家乡不再那么炎热,我愿变成家乡秋天里的一颗硕果,为农夫增添一些丰收的喜悦,我愿变成家乡冬天里的一抹暖阳,让家乡不再那么寒冷。

我爱我家乡的一切,我虽向往锦城,但故乡永远是我内心深处的温柔之乡。

乡情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可能在外人眼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可是对于我而言,家乡也就只是一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仅此而已!但当你细细的感受时,便会别有一番风味。

清晨起来,就有一股幽香而又刺鼻的酒香迎面而来。将我从昏昏欲睡的状态拉了回来,心里自顾自的说道:“这酒味为香是香,但未免有点太刺鼻了吧!”洗漱完后,我便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出了家门前往学校。今天的天格外的晴朗,似乎已经有很久的天气没有今天的那么好了!

走着走着就到了我已经走过了无数遍的小路上。本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路,但在今天看来却隐隐约约感到了一丝丝的美感。一颗颗玉一样的鹅卵石镶嵌在地上,枫叶在空中打着旋的落下,金灿灿的麦田引人注目,就连平时不起眼的小花今天开的也格外艳丽,树上那些可爱的小鸟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什么,在感慨秋天的美丽景色!此时此刻的我停下了脚步,细细的回味着刚刚的美景。

却被一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将陶醉其中的我拉了回来。在要到学校的那段路上我心里想着:“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家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却只看见了天边的彩霞。”

家乡是一个冲满了你美好回忆的地方,一个美的不能再美的地方,我的家乡便是如此。这大概就是乡情吧!

乡情作文 篇6

每当夜暮降临,仰望星空之际,总不由得想起远方天空下的那片土地——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小村庄。小山连绵不绝,小村便静静躺在小山的怀抱中。山上棵棵树木青翠欲滴,好似一块明净的黛玉。山花烂漫,香远溢清,吸引了无数的蜜蜂、蝴蝶。山脚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哗哗的流水声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它千百年来的沧桑历史。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连着一村又一村,畅游其中,总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站在村头的大桥上,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明净的水墨画:一条洁净的带子从远方飘来,萦绕小村,一路以青山为伴,曲折蜿蜒,又驶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姑娘含着喜悦的泪水,踏着轻盈的步子光临了小村。霎时间,小村便笼罩在了鹅黄的嫩绿中。人们陆陆续续地从屋里走出来了,来到空旷的原野上呼吸着解冻的空气,领略着大地的生气。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不停地转动着脑袋,观察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花儿也不甘落后,她们伸展着柔软的身子,向人们绽出灿烂的笑脸。乡间小路有了更多的足迹,一切都那样欣欣然。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看,农民伯伯们正在挥舞着镰刀,收割着金灿灿的小麦。园子里的瓜藤也在努力地匍匐前进,聚集全身的力量,向丰收的秋天做出最后的冲刺。熟烧的乡间小路忙碌了起来。人们急促的脚步是小草生长的鼓点。噼啪的雨声是花儿翩翩起舞的琴音,一切都那样自然。

树叶还绿,夏天却已擦身而去。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里的小村被瓜果的芳香包裹着。翻滚的稻浪闪着耀眼的金光,高梁举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柿子树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农民伯伯们喜悦爽朗的笑声在村子上空回荡着。夕阳的余晖斜射着小村,一切都那样温暖。

北风携着树叶乘着时光列车奔向大地的怀抱,不知不觉冬天已悄悄来临,一年的喧嚣都以这里为归宿,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冬天的小村好似一块空灵的蓝水晶,很少下雪,却也很冷。偶尔下一次雪,孩子们便高兴得跳起来。洁白的雪花旋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一切都那样纯净。

家乡的水滋润了我,家乡的人哺育了我,家乡的一切都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捧一把家乡的泥土,嗅着它的芬芳;喝一口家乡的清泉,感受着它的甘甜;尝一口家乡的饭菜,体会着家的温暖。凝望远方,我的心早已回到了儿时嬉戏的地方。

往事如烟;但我对故土的家恋不曾改变。

乡情作文 篇7

金山,相较于上海其他城市,显得有些暗淡的城市,一个不繁华的城市,一个安静的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的城市。它没有繁华的商业街,没有吸引人眼球的游乐场,没有悠久的历史底蕴。

但是,就是这么一座城市,却是我最爱的一个城市,一个我认为最宜居的城市。

说起金山,不得不想到碧海、金沙。但是金山的本质不在此。回归它的本质——古镇、田野与人,让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金山。

枫泾古镇,金山的古镇。在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临河而筑,一条小河贯彻其中,年代久远的拱桥林立,两旁是小贩和民居,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范。小贩贩卖着一些金山特色的东西。在这里的脚步不需太快,悠闲是这里的很大特色。买一个有金山特色的萝卜丝饼,登上一座小船。时光慢慢从船边流逝。在船上可以看见一旁街上的人们正悠闲漫步,另一旁的人家正自顾自地生活着。偶尔路过一家民居可以看到墙壁缝中的老鼠正窜到另一个洞中。古镇的悠闲就在其中不经意的显露。

在古镇中,不得不提农民画。它不似油画那么精美绝伦;不想水墨,韵味悠然。它淳朴得似小孩子的画作。艳丽的颜色配上简单的线条,另一番滋味跃然纸上。农民画大多以农村生活为主,内容可以平凡到大人做饭、小孩玩耍。但就是这看似平凡的画,其实是金山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快乐生活的描述。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都是快乐的。这,或许就是金山人生性的开朗吧。

农民画的取材创意基本上都是农村生活。在金山,乡下也是金山的一大亮点。

四季的乡下是不同的,但每一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色。记得欧阳修这样描述过醉翁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在金山也是如此。

春天,走在阡陌,两旁油菜花正怒放着,黄灿灿的一片,隐约可以看见蜜蜂在花上辛勤采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几只白鹭。夏天,最好看的就是那池塘里的荷花了。记得一次下河采了一片荷叶。无论怎么往它浇水,它都能全部流掉,滴水不沾。夏天,万物生长,草尤其多。作为农民的外婆顶着大太阳在田间拔草。问她坚持的原因,她说:不拔草,你们就吃不到自家种的米了。这让我们既感动又心疼。到了秋天,秋高气爽。白云在天空中慢慢的飘。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外婆总是一篮又一篮的往家里拿蔬菜水果。这真是个好季节。冬天,春节是冬天最有活力的一天了。半夜噼里啪啦的鞭炮像约定好了似的,一起开始响。这正是乡下人对新一年美好的向往。晚上,走到庭院,只要抬头,便可以观赏到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不热闹。

乡下的悠闲与安静也是金山独有的。

农村古镇固然新鲜,但是金山还有城市。这里的城不大,两块钱的公交车可以绕城是一圈。虽没有耸入云霄的大楼,却有淳朴可爱的金山人。他们操着一口金山话,活得自在快乐。

金山的精彩像是一坛酒,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他的醇香。金山,不繁华,不热闹,节奏不快。但它悠闲、淳朴、宁静。我想这些已经够让你爱上金山了。

乡情作文 篇8

参差不齐的红瓦,袅袅升起的炊烟,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随风飘扬的麦浪,这便是家乡的味道。

小时候,从不觉得乡情这种词与我有关,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李白当年所说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含义。

或许只是小小的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也足以让远在客乡的游子感受出独特的韵味。

乡情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却也是一种深深的怀念。

每个人心中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独特的记忆。

故乡是我一切依恋寄托的地方,他没有热闹繁华,也没有高楼大厦,却有难忘的回忆。

一切放佛在梦中,一切又放佛在眼前,故乡的人大多老去,很多曾经一起生活的故乡的亲人早已走远,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可是,故乡的山,依旧绿;故乡的水,依旧清。

故乡的一草一木至今想来是那样的亲切,就连路上的每一个石子也是那样的亲切,家门口的那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几乎数得清有多少块石板,村子前的那棵古老的樟树已经长到很高很高,他不再年轻,它早已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树皮皱裂,树干残损,树枝弯曲,可是每年的春天,它依旧长出嫩叶,等到夏天来临,它依旧绿叶如盖,依旧葱茏茂盛。

乡亲们常常在大树下摇着蒲扇喝着茶纳凉的情景历历在目。

而今的家乡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单调的外衣,变成了美丽时尚的服装,泥泞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以前的小伙伴们也有很多都搬去了不同的城市,但我相信即使远隔千山万水,故乡的模样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乡情是记忆深处一阙童年的回忆,繁华热闹的北平承载着老舍先生的童年,而齐鲁大地也承载了我和小伙伴们的童年。

草长莺飞时节,我们会结伴去往槐树林,男孩们会像机灵的猴子般飞快地爬上树,然后一手抱着粗壮的树干,一手用力地摇着树枝,这时槐花纷纷扬扬的飘落好像让人进入一场绮丽的梦,在风中送来阵阵甜香;娇弱的女孩们赶忙着弯腰去捡槐花,还挑拣最白最香的一串编成手链栓在腕上。

而到了酷暑季节,夜晚就成了最惬意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不堪屋里的烦闷,纷纷搬着小马扎、小板凳做到家门口,老人们眯着眼睛,悠闲得摇晃蒲扇聊着家常;孩子们呢,在清凉的夜风中,绕着圈儿,你追我赶地闹着,玩累了就依靠在家人的怀里,漫不经心地数着夜幕里的繁星。

若是等到地冻天寒的时候,一家人围着锅炉,热上家乡特产的高粱酒,往热乎乎的炕头一缩,整个人埋进棉被里浑身都软绵绵的,好像躺在云彩里一般,转身便陷入香甜的梦里。

而今的家乡早已不复当年模样,许多低矮的老房子变成了一层层的楼房,泥泞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以前的小伙伴们也有很多都搬去了不同的城市,但我相信即使远隔千山万水,那缱绻的乡情仍然会萦绕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故乡,我的故乡,你的每一个地方我都能记得你的名字,你的每一个名字都有故事,你的名字是那样的淳朴,当年乡亲们取名字的时候,也许是这么随口一说,却流传至今,它们就像故乡的那片脚下的土地,是那样淳朴和厚实。

乡情作文 篇9

乡情,乡情是孙悟空,分身千万亿,藏在我的每一个念想里。

——题记

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烦恼的,而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永远都是小时候。记忆最深处的美好与怀念永远藏在夏季那个丰收的麦场里。

每年夏季的麦场都是堆满了麦秸包的,一个又一个,像夜空的星星,排列的没有个规则。有的孤零零,有的两三个作伴,还有的牵好了手排排站。无论怎样,可我喜欢。

割麦打麦的时候父母忙的顾不得管孩子,所有的小伙伴都在一起,爬上高高的麦堆,玩起了跳跳床的游戏。或是偷偷的把麦堆中间挖个洞再伪装好洞口,小伙伴玩的时候掉了下去,吓他一跳。然后他漏出头四处寻找罪魁祸首,手指一指便口出狂言:“肯定是你,看我不追上你,到你家赖一顿饭吃,哼!”之后呢,传来的不是吵架的声音,而是我们悦耳的笑声。那笑声似乎传的很远很远,远到今天的我仍能听的见……

麦场的地必须是很平很结实并且没有地缝的。所以每年割麦前都是要压场的,找来麦壳和石滚,在收拾干净的地面上洒水洒麦壳,然后几个大人拉着石滚来回走,让麦壳填进地缝,把地压实,压平,压光滑。这样就不会在晒麦时掺进泥土。我是很想帮忙的,可爸爸总说我是来帮倒忙的。哎,只能等他们干完活,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去玩上一次才算甘心。可是石滚很沉,我们模仿大人喊号子,一起用力,龇牙咧嘴,不负众望终于滚了两圈。我们看看对方,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可脸上有的确是满足。我们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那时的天很蓝,云很白,麦场很多,大人很忙,小伙伴们很开心。

欢声笑语犹在耳边,会心一笑仍在脑海。可是时光荏苒,只能把它定格成一幅幅画面,藏在我的每一个念想里。

爱你,我的故乡,我的童年。

乡情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中秋到,临近佳节,想着网上预订一张回乡的火车票,打开12306,令我惊讶的是,那一个个灰色的按钮意味着票都卖完了,实际上,离国庆佳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呢。看来,人人都是思乡心切啊。

是啊,对于在外漂泊打拼的人来说,回家过节团圆,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期盼。每年回家的行囊都不同,从麻包袋、纸箱、背包到拉杆箱装行李的载体在不断地变化,但心里那一份沉甸甸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却从未改变。

这些从五湖四海而来郑州打工的人们,满怀回家的喜悦和老乡结伴,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周围堆满了回家带给亲朋好友的的礼品,大家说着家乡话,互相帮扶着很开心。想到几个小时候就能和家人团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盼的笑容。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汇聚到郑州的人们,沉浸在回家团圆的喜悦里,颠簸在回家的路上,你们来自天南海北,去往中原各地,经历五花八门,故事各有精彩。有人在这一年夙愿得了,有人怀揣着技术致富梦回家传经,有人快乐并烦恼着,有人苦着回家不易却又甜着家人团聚,还有人以坚守岗位代替回家团圆。还有人大半夜几台电脑连着刷机就为一张回家的车票。

他们从事着平凡且艰辛的工作,为郑州日新月异的变化添砖加瓦。过完佳节,郑州又将张开怀抱,再次迎接着打工候鸟们的到来,而随着他们的到来,郑州城市新一轮的变化也将重新开启。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