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10篇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10篇

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已经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教学的勇气读后感”,以下的观点只是一个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书籍是进入我们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阅读完之后,能够带来很大的收获,进一步了解作者。撰写读后感就是用来表达你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的一种方式。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1】

曾几何时,我们满怀梦想和但愿,投入到教育者行列中,跟着时光的流逝,曾经斗志昂扬的我们心灵失踪,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授教养的勇气。近期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授教养勇气》,刚开始觉得枯燥乏味,但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读出其中味道,耐人寻味,让人受益匪浅。

帕克。帕尔墨的这本书,为在迷途中的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良多在平时教授教养工作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谜底,另外书中还阐述了当下谈论最强烈热闹的教育话题。好比我们原来教授教养流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央,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央。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授教养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以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长处,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势巨子,要么学生永远不会出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授教养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授教养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夸姣愿景宛如就在面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实在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这本上给我印象最深有一个词,叫做:恐惊。相信各行各业的任何人都有过恐惊的经历,但是书中的所描述的恐惊有了更为宽泛的含义。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惊:恐惊教授教养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惊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惊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由于恐惊,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中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成,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劳不堪,只不外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高兴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荏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气力抗衡。

教师以职业要求回应生命之需。教师品尝着职业价值,感悟着生命真谛,教师拥有了职业幸福感。前进的路上,还会畏惧那种种难以名状的苦难吗?纵然,我们面对重重难题,但是,当教师、学生、学科、家长、社区结成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网络时,凝结的协力会远弘远于外部所给予我们的磨难。

当教师找回了真心真我,教师就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启迪学生的聪明、晋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开放曾经害羞的课堂;教师以开放的心灵聆听多种声音的激荡与碰撞。于是,一颗真实、开放的心灵,为教师树立了能在学生内心默契共识的教授教养威信。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2】

《教学的勇气》是一本给教师们信心与勇气的好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勇气与胆识,教师需要在建立起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此书,我觉得教学工作难度很大,因为要传授的知识深奥杂乱,而学生的能力、兴趣、知识水平以及其他很多方面差别很大,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教学能力才能够应对这些不同的需要和要求。要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教师必须要具备勇气,勇气不仅仅是在教学上的勇气,还包括一种爱心、毅力和耐力。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教师们拥有了一种无畏的勇气,才能够顺利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教授学生正确的知识。

而这种勇气并非生来就有,它需要由自己去把握教学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困难。当面对困境时,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会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教学的最新动态,更好的反映在自己教学策略的更新上,让学生获取更多实际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领导才能。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而且还要带领学生去发现和利用其他的资源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各个方面。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呈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语言表达,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形成固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效果。

然后,本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独一无二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这些方法引导教师去是播种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犹如雏鸟一般获得自己的成长,同时是教师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总的来说,《教学的勇气》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特点,这些都意味着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会受益于教师的努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教师心怀勇气,会沉浸在教育的海洋中,与着学生一同成长,成为更有势力的人。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3】

带着勇气做快乐的教师

初拿到帕克. 帕尔默的《教学的勇气》时,我就在脑子里面问了一个问题: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吗?

我是一个具有勇气的教师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读这本关于勇气教育的书。老实说,因为这是一本翻译教育书,有些内容晦涩难懂。这让我几次拿起又毫无收获的放下。

**的欲望告诉我,要想真正与教育大师对话就要静下心来,改变自己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拿出整块时间沉下心来品读。《教学的勇气》与其说是一本教育专著,到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人的心灵的心理著作,通读一遍后,不敢说自己读透读懂了,只能说有了一点收获,教学亦或人生都有所感悟。

成功的教学需要恐惧感

“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

我恐惧在那危机四伏的个人和公众交接处教学,这种恐惧或许不是懦弱胆小,而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出色教学都需要冒的风险。”这段话让我明白了能够使人们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这种恐惧能提高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找到激励它的方法。但首先,我们必须处理是我们自我封闭和漠不关心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切断我们与人保持密切联系的能力,破坏我们的教学能力。

我不必在恐惧中教书:我可以在好奇心、希望、同情心或诚实中教书,这些都和我内心的恐惧一样真实。我可以有恐惧,但我不必有恐惧-只要我愿意在我的内心世界的其他世界的基础上教学。

把现有的恐惧作为出发点,而不是恐惧本身作为出发点,关注恐惧而不恐惧,这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教师的幸福感

我们现在为什么找不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究其原因实质在自己的内心,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不正确,没有能对自己的身份真正认同,我们的内心在得与失中动荡不安,我们在苦于钻研教学的技法而忽略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唤,所以我们找不到幸福。教师的幸福应该来自于内心的认同,认同自己是教师,我们的心灵才能和教育产生共鸣,才能为学生尽全力的付出,才会无怨无悔。内心真正的认同是教学奋斗的原动力,失去了认同感,让自己的心在工作中充满抱怨、牢骚、空虚、不安、焦虑、恐惧,这样的工作,让我们越来越不了解自己,我们每天重复的机械式的劳动不会为我们带来一丝丝成就感,反而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

做心行合一的教师

心的能量无限强大!我们每天都看着自己。我同意我是老师吗?您爱自己的学生吗?

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过问题吗?你面对的教学问题是抑制掩饰以防止它爆发,还是尽力去解决它?您每天的工作都能够有所收获让心灵得以滋润还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呢?

你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吗?换句话说,我们对得起“教师”这两个字吗?而这个纷纷杂杂的问题源头仅是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啊,您的心是教师的心,您的行自然会是教师的行,您的言谈举止才合乎师道啊,心行合一,就能发挥教师最大的潜力。

如果您正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请您认同它,请您热爱它,无论您出于何种机缘而成为了一名教师,请唤醒自己的内心,倾听它的声音,然后告诉自己,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怨天尤人,因为我们是教师,肩负着比常人更重要的使命!努力工作,让我们有勇气找到真正的自我,用勇气做快乐的老师。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4】

“我的教学勇气”是一本书名,《教学勇气》的姊妹篇。虽是书名,但我很喜欢这样的表述,它其实是表明了一种教学的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

曾经无数次在迷惘与迷惑之中行走,曾经无数次在无奈与厌弃中想过放弃,曾经无限憧憬教学中的”高峰体验”,却因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烦与韧性……直到我在耐烦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与它的相遇,重新点燃了我从教的豪情,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发明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失望乃至失望之中抬开端来,看到了解脱失望和失望之路–如同鲁迅般的”于无所盼望中得救”.

本书如同《教学勇气》一样,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重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如此,教师的心灵便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但是,要维系并呵护教师的心灵何其难也!且不说有如此众多的从教者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心灵需要,从未讯问过自己为何从教,有的更不知心灵为何物;也不说现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现实是如此疏忽教师的心灵需要,甚或以一昧打击乃至摧残教师的心灵为己任,更遑论”尊崇教师心灵”之需要;单说呵护教师自我心灵之艰巨。《我的教学勇气》中,这样的艰巨话语随处可见:

“崇奉教学的道德诉求,可又不得不在违反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事情上随波逐流,这种无可奈何造成的损害是苦不堪言的。”

“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可是,我尽管热爱教学,明天也可能放弃教学”

总之,”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然而,并不是艰巨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号召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或者说,当你对现今大行其道的教育制度、对社会现实,对这个世界,已经伤心欲绝不抱盼望之时,你只能转向自我生命的内在,去问问自己的心,然后,尽个人之全力警惕呵护。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5】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

刚毕业时我曾在心中勾画着自己的梦想,带着这份梦想与期待我走过了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带着活力,充满抱负的踏入小学校门,我感觉时间的脚步仿佛越走越快,猛然间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已步入了第3个年头。

曾经在迷惘与困惑中行走,曾经在疲惫与烦躁中抱怨,曾经无限期待教学带来的快乐,却因为这种快乐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心与韧性直到我在耐心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要不断地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翻着手中这本红色的书,读着扉页上的话语,顿时有种他乡遇知己的感觉。

书中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真切感人。不时在故事中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他们仿佛置身于我的内心,诉说着我的困惑,发泄着我的情绪,表达着我的想法

每天的教学安排都循着固定的节奏与进度,教师反复教授的课程已毫无新意,与学生、同事及家长的交往已无足轻重。文件堆积,会议增多,压得我们喘不上气来!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教师却始终保持着活力,维持着对教学的热爱。我不禁对这位教师充满了好奇。

当她充满勇气和信心地公开说:等我毕业,我要找一份教师工作时,来自朋友们的反对声顿时响成一片。但她说:我就是要当教师。我不能想象还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我把那些反对意见全都当成了耳边风,晚上睡着了都梦见将来的课堂。她的一段话给了我答案,更带给我思考:当我教学生涯的第三年时,我发现自己有意或无意地寻找并拥抱教学的新。一个新的学年意味着新的学生,新的学生意味着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问题、新的能量和新的梦想。

是的,新与心是相通的,只有心中喜爱这份职业,才能投入其中。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失败不放弃。心中常鼓励,心中常反思,心中常有新。一样的环境常因不一样的心态而截然不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心,便有了新的一切。用心看世界也便成了新的世界。

读着书中的故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简单的话语吸引,在脑中细细揣摩,在揣摩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受到鼓舞,于是重新点燃对教学的勇气。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6】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默然一笑,原来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原来,地不分南北,人无论东西,对最初的热诚逐渐消退的遗憾,对日复一日重复工作中积淀下来的烦躁、倦怠情绪的苦恼,甚至,对于选择这份职业是否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疑虑,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我们,都曾经纠结过。

这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给我很多共鸣,很多启发。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在类似的处境下,是什么,令我仍热爱这个职业,即使在最颓丧的时候也不曾彻底失去从事这份职业的勇气?

是的,我喜欢学生,喜爱他们的朝气蓬勃,享受在课堂上思维碰撞的光华四射,享受启迪学生心智的成就感。但是,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他们也曾用消极、懒惰甚至是对抗来使我倍感挫折。

是的,我尊敬这个职业,不仅因为我的父辈是我的同行,更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有幸受到过很多值得尊敬的老师的教诲和帮助,能与他们为伍,与有荣焉。但是,因为职业而承受的不理解和轻视,呵呵,同样不止一次。

为什么我,仍然热爱这份职业?

记得十多年前,那时,我的职业生涯开端不久。虽然经验并不丰富,但有的是忘我的热诚和勇气,不计较付出,全身心投入,带那班学生顺利毕业,高考成绩不错,自觉功德圆满,卸下一挑重担。假期休息,意外收到班里一个女孩的来信。信里,这个孩子真诚地称赞我是个尽职的好老师。令我感动的是,很多我觉得应该做就做了的事,她都默默地记得,一一道来。

被肯定的感觉是很美好的,尤其是来自已经毕业的学生,真的会让你觉得挫折和委屈都不算什么,这份职业除了安身立命之外另有价值。

非常感谢这个孩子,她也许不会知道,在消沉的时候,倦怠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我会重读她的信,从中汲取勇气,守护心中的一点光。更因为她的这封信,我更感受到肯定和鼓励的重要,更不吝于以此去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我相信,他们会和这个孩子一样,感受到我的真诚和爱意。

是的,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我想,这一切的源泉,是因为这份职业要求你付出热爱,同时也会回报以热爱。

读后感–守护心中的一点光》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7】

好的教学来自心灵

姜丽丽一晃教书已将近六年,不觉有了一些倦怠,加上课改和应考中的迷惑,“勇气”这样的词在我心中已经渐行渐远了。直到看了《我的教学勇气》,似乎又有了一点沸腾的感觉,或者说,重新点燃了一份从教的激情。

喜欢这个书名——《我的教学勇气》,它表明了一种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也许只是为了唤起自己深层次的创作需要。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这些故事要么真实有趣,要么充满智慧,要么感人至深。故事中描述了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爱学问、爱学生、渴望将自己热爱的学科与学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感言,真实而有趣、深切而感人。

在“说出心里话”这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艾米·西蒙斯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一直坚持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是现在她的这种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心情特别糟糕,不懂道理的家长、嘁嘁喳喳的课堂、迟到懒散的学生令她筋疲力尽。喊吗?

不顶事。哭吗?真想哭!

逆来顺受,撒手不管吗?还真有点忍不下去。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她脑海中闪现,最后她低沉而平静地向学生们提问:

“你们知道我为何到这儿来吗?为何每天站在这里吗?”停顿片刻后说出了心里话:

“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你们,认为你们应该从学校得到比过去更多、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我站在这里是出于爱——爱教育,我乐于看到教育对你们起到的作用,教育为你们铺就的前途。很多人说你想上大学,我希望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我来这里是出于爱,因为我爱教学,爱工作,爱读书,爱和你在一起,爱帮助你学习。但我不想浪费你的教育时间。我不想你花这么长时间才走上正轨。

学习是你的生活,也是你上大学的途径。我想尽我所能帮助你,但你必须关心。”这些情真意切地话语让学生从哄堂大笑到嘲讽再到沉默无语。在孩子们面前,真情的表达感动了学生们,让他们感受到了真实而真实的艾米·西蒙斯,并受到了一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学生选择教师一样:学生在私下讨论中将教师分为两类:专心的教师和不专心的教师。

用心的教师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学生喜欢这样一个老师的班级,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在这个故事中,正是艾米·西蒙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用心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们接受和接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优质教学和教师的内心世界”这章中对优质教学的评价是:“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心灵,源于内心深处对学科和学术的热爱。一位拥有如此完整而诚实内心的教师,用任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非常有效。

”如此,教师的心灵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想想自己,站在学生面前,越是满怀希望,越是脆弱的不堪一击——我们不堪学生在角落里打盹,不堪学生在课堂上令人分心的窃笑,不堪学生通过他们的语言,漫不经心地或不屑一顾地无视我们的到来、我们的方法。此时我们甚至怀疑当初为何而从教,呵护教师自我心灵真是很艰难的事情。“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

“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然而,并不是艰难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灵魂属于自己。灵魂的寻找与呼唤,灵魂的修补与修补,灵魂的维系与呵护,都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

因此,教学中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来自心灵的爱来完成教师的使命,需要我们要“用大爱做小事”,虽然反复的说教和劝导使我很疲惫,虽然我们第n次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时候需要找一些理由给自己打气,我们承认我们在找理由让自己爱学生,我们也承认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可能过于严厉。可是我们仍旧没有理由不爱学生。如果某个学生身体不舒服而我们未曾发现,如果某个学生最近上课有些心不在焉而我们未曾察觉,如果某个学生学习或是生活困难而我们未曾发觉,如果某个学生某个学生上课时常偷偷看课外书而我们未曾警觉……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却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忘记询问、劝导、批评或赞扬学生,他们如何感受我们的爱呢?

爱的表达往往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严厉的批评、严格的检查、亲切的劝说和耐心的说教。如果老师不愿意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身上,不愿意做细致的工作,不愿意发现和观察他们,不愿意和他们一起成长,那么,我们的爱多半是美丽的话语,而不是真正的气质。因为有爱,才会用心,用心的人不会缺乏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有爱的人不会缺乏工作责任感和创业激情。

正如第一页中所述“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

《我的教学勇气》唤醒了我沉睡的激情,使我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感悟,让我明白了“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来自于心灵”。教学的真谛就是爱,“教师就是怀揣大爱做小事的人类工程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心去感动学生,得到学生的共鸣。

同时,要做一名充满好奇心和好奇心的教师,始终保持对教学的热爱和兴趣,勤于创新。我想: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会从小事做起,重新找回教学的勇气,重新点燃教学的激情,忠诚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8】

利用假期休假时间,我读了教育专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该书围绕“教学是基于教师的心灵,即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这一中心,探讨了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灵历程,列举了一种分离的生活并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鼓励教师为更好地投入教学,过一种内心完整与和谐的生活,并由个人内心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转向更大的共同体世界,提出了教育改革中如何从教师心灵出发,激励教师把职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革注入活力。

1、教学勇气:问问自己我是谁?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缘自于对“我是谁”的认识。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再谈教学。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摆脱许多当前的困扰坚定执着地走下去。

要想最终获得成功,必须有孤独的时间和空间,真正的自由只能在孤独中诞生。当无人能与你进行直达内心世界的攀谈时,毫无疑问,你会孤独。要能做到在孤独中行走,需要极大的勇气。教学是需要勇气的,教育也是需要勇气的,丧失了自我的老师,如何教育出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勇气是,首先应当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负责,不跟着社会所谓的大环境随波逐流,因为我们是改造社会、创造社会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像吴非老师那样,直立行走,不跪着教书。

2、自我肯定

“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 “当我唤回了我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时,当我牢记我的自我个性和我的天职意识时,威信就树立起来了。这时教学就能够发自我自己真实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共鸣的真实。”

以上几段文字,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关键词:自身认同、自身完整,听从自己的的心灵呼唤。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具体来说,心灵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自我认同是指构成生活的不同力量的汇聚,这些不同的力量来自你的天赋、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等,而自我完整则是指将这些力量协调,编织进一个完整的人格中,即一个人是在生活各种力量的集结中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的。然而,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倾向于去外部客观世界寻找力量使我们确信技术、方法、模式,使得教师的“心灵”是我们鲜去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你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你是否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当教师“用一种深切地结合他本身独特气质的方式”把把自身独特的优势整合于教学中,在与自我、学生、学科的密切联系中彰显生命本质时,就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教育力量,甚至发挥出改变现实教育制度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呼唤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他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是以这样的事实为特征的:这第三事物真实地存在,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它能令教师和学生都要为他们所说和所做的一切负责。在这样的教室中,并不存在惰性事物。伟大的物质如此活跃,教师可以当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当教师,彼此都可以伟大事物的名义向对方发表其见解。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种超越本身的力量——这就是超越了我们的自我专注、拒绝把我们削减为只需要自我关注的主体力量。”

我们的教学经常徘徊于两种中心之间而无所适从,教学究竟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呢?当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中唯一的活跃体时,不是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就是学生占据整个课堂。缺乏标尺的天平总是东斜西歪,平衡需要一个第三事物的支撑。这个第三事物就是要学习的事物,即称之为“主体”。帕尔默提出课堂应以主体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我们把知识看作是纯客观的,那么知识就像被处理过的动物标本一样,干瘪而缺乏生气。这样的知识是死的,只能被称作“客体”,作为客体的知识,在课堂中则表现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然而,认知者与被知者始终处于一张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网之中。如果我们将被知事物看作是有生命力的,主体不停地呼唤我们从自我中进入它自身之内,去深入发掘它的秘密,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和机会与主体直接对话,产生联系,就构成了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交错、动态的学习共同体。事实上,当前课程改革坚持的精神实质就是主体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建构一种高效的开放的课堂,将知识有意义地连接起来,将学生引入和主体之间富有激情的对话。融入集体

“由于学生一起学习,所以真正共同体发挥了教育力量。虽然我们依然坚信竞争是提升学习动机的最好办法,但因这些学生的个人学习使他们能够为群体的探讨作出贡献??。一起学习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别人的眼睛看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透过他们自己有限的视野去审视每一件事物。他们能检查而且纠正从各种不同的观点所看见的一切,因而有机会得出更趋于正确的结论。”

帕尔默一语道破作为教师建设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是多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让共同体发挥教育的力量,但这一定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的基础上。何谓真正的共同体呢?帕尔默这么描述:“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关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学是一种个人化的专业,在这样的“教师文化”中,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他人的长处上。帕尔默告诉我们,“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当我们聆听彼此的故事时,我们时常会默默地反思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共同体中的同行是很好的镜子,是很好的参照物。同行间的切磋,还能帮助我们了解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同行的意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别人眼睛里看事实的机会。通过同行这面“镜子”照出我自己,认识我自己。这样,才是学习于“共同体”中,让“自我”相融于“共同体”。

在阅读《教学勇气》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9】

读了《教学勇气》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后,我有三个问题要问自己,我要求自己必须听到灵魂最深处的回答:

一、作为老师,你的“恐惧”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我沉思,我的灵魂也沉思,然后,我听到我的灵魂在说话:

我恐惧我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事实上,我对自己的表现严重不满——虽然我因为恐惧同事的鄙视,从未说过这样的话。首先,我觉得自己的课堂并不是多么精彩,甚至十分拙劣;教材、《练习册》中的一些问题,我也不能确切地说出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答案,出错的也有过几次,我为此不知自责了多少次、惭愧了多少次;第二,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也不是很满意,多次考试只居于中流,没有突破;第三,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被繁杂的事务缠身,疲于奔命,仅仅能够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工作毫无特色,更勿论班主任工作艺术。

我还恐惧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对我工作的不认可,如果我无法在他们的眼里看到肯定的、尊重的眼光,我就会有挫败感,认为辛勤的付出全是白费。

每到一个开学季,我心中总会开始焦虑,甚至于一想到开学就寝食难安。以前,我总以为这是工作倦怠的表现,读了《教学勇气》后,我确认这是一种恐惧心理,对工作、对学生、对社会评价的恐惧。

二、你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如此深的恐惧?

说到底是因为自己不愿做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正如帕克·帕尔默博士说的那样,这种恐惧是我关注自己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这种恐惧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是出色教学都需要的风险。这也正是帕尔默所说的恐惧的“健康”一面。

但是,要让恐惧真正发挥出健康的作用,就必就须摆脱其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方面。

三、面对恐惧,你该怎么办?

以前,我的办法就是回避:或者死死地压抑在心底,或者分散注意力、暂时不去想它。可是,后果很严重,心态越来越消极,垂头散气、意志消沉;人前强颜欢笑,心中备受摧残。

现在,我不再这样做了,因为我已经获得了那么一点点的“教学勇气”。

告诉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同感、诚实我的教学恐惧。我要和我最要好的同事聊聊这个话题:我亲爱的朋友,我是如此担忧,我担忧新学期我的学生成绩没有提高、我担忧我的班级积分排名落后、我担忧我不能很好的和咱们的新同事相处,你说说我该怎么办?我相信这番谈话会让我释放一些压力,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同样的感受,或许,他们经过思考,已有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告诉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在好奇和希望中前行。虽然我有各种担忧,但是我很愿意接受新的教学任务,我愿意尝试,也许我的班级就会发生改变,要是没有了这个尝试的机会,那不是更加的遗憾吗?

告诉自己,我不再害怕,去思考突破的方向,针对我的恐惧逐条找到解决的方法。实在解决不掉的,就珍惜自己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寻找答案吧。

有了解决的途径,成竹在胸,心中的压力就会小了很多。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篇10】

“我的教学勇气”是一本书名,《教学勇气》的姊妹篇。虽是书名,但我很喜欢这样的表述,它其实是表明了一种教学的心态,一种教育生活的态度。

曾经无数次在迷惘与迷惑之中行走,曾经无数次在无奈与厌弃中想过放弃,曾经无限憧憬教学中的”高峰体验”,却因为这种”高峰体验”的稀缺而日益丧失耐烦与韧性……直到我在耐烦与韧性的坚持中,遇到了《我的教学勇气》。

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与它的相遇,重新点燃了我从教的豪情,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发明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失望乃至失望之中抬开端来,看到了解脱失望和失望之路–如同鲁迅般的”于无所盼望中得救”.

本书如同《教学勇气》一样,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重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如此,教师的心灵便是关注的焦点。因为,”教学得失与其说是取决于教师是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者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动

但是,要维系并呵护教师的心灵何其难也!且不说有如此众多的从教者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心灵需要,从未讯问过自己为何从教,有的更不知心灵为何物;也不说现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现实是如此疏忽教师的心灵需要,甚或以一昧打击乃至摧残教师的心灵为己任,更遑论”尊崇教师心灵”之需要;单说呵护教师自我心灵之艰巨。《我的教学勇气》中,这样的艰巨话语随处可见:

“崇奉教学的道德诉求,可又不得不在违反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事情上随波逐流,这种无可奈何造成的损害是苦不堪言的。”

“教学奇妙迷人,好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业。可是,我尽管热爱教学,明天也可能放弃教学”

总之,”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然而,并不是艰巨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灵受损,就放弃心灵。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寻找和号召也好,心灵的缝补与弥合也好,心灵的维系与呵护也好,终归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无法代替得来的。

或者说,当你对现今大行其道的教育制度、对社会现实,对这个世界,已经伤心欲绝不抱盼望之时,你只能转向自我生命的内在,去问问自己的心,然后,尽个人之全力警惕呵护。

《我的教学勇气》的目的,便是通过一些教师的叙述,”使人们了解他们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的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的心情,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的,排除面对的一切障碍,尽己所能–如同帕尔默所说–‘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亮和生机’.”

为答复”如何维系心灵,重振精力,抵御死气沉沉的环境,解脱令人失望的孤独”等诸多心灵问题,该书提供了三条道路:

1.转向内部:维系我们独有的心灵

2.挺身而出:建立维系我们心灵的关系

3.进行变革:实行尊崇教师心灵的改革

虽然书中的教师都在美国任教,而且他们的专业、从教领域各个不一,其经历与心路历程也复杂多样,但并不妨害我在阅读中发生共识。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事业,而心灵是无边也无界的。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