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在某件事情上有很深的体会,可以用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样才能把一篇心得体会写得很好?有关“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的信息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定要看看,相信这会对你有所益处!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1】

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然而,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材料,材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要保证达到教育目标。我们应怎样科学的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呢?

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美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蛋壳、制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蜡、装饰制作好的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投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一)区域活动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要根据近期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二)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同样是结构区,结合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重量轻、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三、投放区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发展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用。

四、可供分享的经验有效的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使材料为我所用。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些材料,活动区的材料不就充实了吗?不过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还有花生壳、小石子等都可用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丰富、调整材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2】

自从听了浙师大幼儿园庄周赟老师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讲座后,感触颇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就是通过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环境,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所提供的场所和各种条件的总和,即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安全愉快、整洁优美、丰富多彩、动手动脑、益智健体、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他们喜不自禁、乐此不疲地在环境中活动,在环境中探索发现、想象创造,在环境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和巩固了幼儿的情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个性等。在幼儿教育中,环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环境是能够说话的”,经过优良设想的环境能够起到暗示作用,能够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所以说,主题墙饰是推进幼儿发展不可短少的”环境”。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是家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参与主题墙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主题墙并不是单一的起到摆设的作用,还有边框的制作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能太过于复杂化,还有色彩的搭配协调更是一个需要长时去学习的,在布置主题墙的时候,除了要充分体现主题的目标,将主题墙的内容丰富起来,还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充分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将孩子的作品表现出来,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们教室的主题墙,每当一个新的内容布置好后,幼儿都会利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去寻找、翻看自己的作品,还会跟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主题墙的布置过程中,主题里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去更新,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兴趣以及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在墙面环境安排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心,把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我初次布置主题墙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布置主题墙,没有将小标题明显的表现出来,让人有种杂乱,而且内容重复,经过专家的指点后,我知道了标题不能只顾着华丽繁复,而是要让人一目了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凸显主题。

在主题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让家长了解主题墙创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要布置一面出色的主题墙,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这和孩子的参与是相辅相成的。在布置《火辣辣的夏天》这一主题时,我们就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收集有关夏天的资料以图片的形式参与,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能大大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效益。这面墙饰,有孩子们的快乐参与和家长的热情合作,不仅发挥了它应有的教育功能,也使家园关系更为和谐,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的需求为手段,紧紧盘绕主题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主题墙的布置,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帮助,让幼儿关心生活。

通过半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体会很深,懂得了环境创设是我们老师和幼儿共同走进主题共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必须敏感地观察幼儿的每一个探索点,兴趣倾向,才能做好幼儿表现美的铺路石,引领他们走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境界。在以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们还要多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3】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人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而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因此,孩子们学的特别轻松、自然、没有压力,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首先建立活动区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成为区角游戏的必要性,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为所欲为。而应该是掌握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游戏,在创设活动前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而制定区角活动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其次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要利用有限的空间使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对宽松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摆放与收整。某些内容相近区域的合并有利于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比如:益智区、语言区、美工区、计算区等放在小箩筐中合并为一个区,可以让孩子资源共享,也便于老师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其次,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另外,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区活动,而对别的区角却没有兴趣,但我们又不能强迫那个幼儿一定要离开那个区,或是一定要去某个区活动。此刻,我们就要对照目标看一下,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戏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儿才爱玩。

再者参与孩子的活动,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孩子并不是无知和无能的,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和富有创造力的小主人。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

再者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每一个孩子总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许多人眼里的乖孩子可能在动手能力方面却差强人意,而一个平时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构区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设立榜样,让幼儿说说自己哪方面最棒。并在区角设立成果展示台,随时放上幼儿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绝技”。此外,我们还开展区角内的手拉手活动,鼓励幼儿互相指教,体验同伴间互动学习的快乐。

在区角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都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我认为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4】

区域创设心得体会及区域整改计划

区角活动开展至今,我已深刻地认识并体会到了环境创设在区角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听了吴海虹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为创设与幼儿互动的区角环境而努力。 然而,区角环境创设包括很多,有幼儿作品的展示,活动材料的摆放,规则要求玩法的提示,区角内气氛的营造等等。因此要创设与幼儿互动的区角环境,教师必须具备努力把小事做细的耐心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把区角环境创设好,使环境真正成为沉默的老师。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活动材料。于是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多提供一些半成品、废旧物品及原材料。蕾蕾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老师提供的材料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二)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主题开展情况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适时提供相应的材料。

(三)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供的材料质量要好,要能反复利用。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区域活动材料。家长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加以利用。

通过了长时间的实践与研究,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但我也知道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惑,我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角色区:

我班幼儿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他们对游戏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的反应出角色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的表演。例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要启发想一想护士要怎么样对待病人呢?护士还可以怎么样照顾病人呢?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传授一点医学知识给 幼儿,知道一些药名,让“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能“对症下药”。

图书角:

在看书时,大部分幼儿都是不专心阅读,看了一会又换一本书,到最后也不了解书里的内容,看着看着就会说起话。针对这一点我做了以下措施:选择一些画面和内容都很童趣的图书,让画面能够吸引到幼儿的目光。这样幼儿专心看书就不会分心说话了。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做个小结,让看书的幼儿说说今天看了什么书,并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连贯的讲述。

美工区:

幼儿掌握了一定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技巧。在活动法中,幼儿最感兴趣的就是捏橡皮泥,但每次捏的作品都不完整,到最后都乱捏在一起。针对这一点我做了以下措施:在活动前老师应该跟幼儿交代清楚,在操作的过程中应想好今天要制作什么,制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我们老师还要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和材料,发挥技巧减少直接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益智区: 幼儿对棋类很感兴趣,每次进益智区时,幼儿都拿棋下,但是幼儿只是觉得好玩才拿来下,不理解下棋的每个步骤,这时我们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对于不理解的幼儿要加以指导,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同时要关注游戏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自然角:

我们自然角不但有欣赏类的,还有幼儿自己种植类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从种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豆豆发芽、长叶的过程等方式,来掌握种植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从而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本班区域的一些整改想法。希望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真正能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每个幼儿园都为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区域,以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它的特点是:自由、自主、个性化、指导的间接性。区域活动的类型分为:主题区域、常规区域(运动、手工、角色、阅读、科学、表演)、特色区域(五子棋、废旧材料制作)。

区域活动的指导原则:目标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是观察者和指导者,在幼儿需要的情况下做适度的指导。区域活动具体组织结构为:开始即介绍任务、介绍层次性材料、介绍活动要遵守的规则阶段;幼儿进入区域活动阶段即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索、区域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适时指引;小结时进行多种形式的点评,对幼儿进行鼓励。

以上我的收获来自北顺幼儿园李延楠老师为我们所做专题《幼儿园区域活动》。这些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特别适用,李老师为我详细解剖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让我们对区域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们今后开展区域活动指明了方向。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6】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与活动方式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谓活动区(或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如把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放人这些区域,并设有屏障构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

1.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作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包括应用)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交换。

2.把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教学(上课)的延伸。其因指导思想的不同分为三类:(1)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它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些必要的辅导;(2)有些内容的教学(如有些主题活动)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3)有时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1.围绕目标创设活动区域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域的种类。这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活动区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转移应该随时调整。记得玩娃娃家时,许多幼儿喜欢做饭,我们灵机一动,何不开家小饭店?于是在我们的提议下,幼儿从家里带来许多锅碗瓢盆和饮料瓶、奶瓶、蛋糕盒等物品,我们的小饭店和海陵早茶店开业了!许多幼儿争着当小厨师、服务员或小客人,这里每天人头攒动,生意兴隆活动区域的大目标明确后,可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拟定各区的具体目标。其原则如下:

(1)活动区域的活动材料要紧扣目标。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同一内容,各年龄班级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幼儿园各年龄班级幼儿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午龄班的活动目标是不同的。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探索愿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3)活动区域的目标尽可能与正规性活动目标相联系。在制定各活动区域的具体目标时,最好能联系教学活动,使非正规性活动与正规性活动结合起来。当然这种结合必须是自然而不是勉强的,本质而非形式的。

2.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提供材料

有关研究发现幼儿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性行为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的情况下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空间大、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因此,在活动区域的材料提供上应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做到多层次多侧面,尽量要丰富多彩。

(1)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幼儿对新鲜、变化的事物较易产生兴趣。因此,应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完成某一教育目标时所设计、提供的材料力求做到角度不同、充分多样,以满足幼儿反复操作的需要。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3)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材料。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应及时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根据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为幼儿设计、提供多层次、不同要求的材料,让幼儿量力而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能力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活动区域除了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外,要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师则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通过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由此教师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二是教师如何帮助每个幼儿发展?

了解幼儿以后的指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个别指导和共同参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不断提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并收到更大的教育效果。所谓参与即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一起活动。这里,参与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因素,能在正确时机进入并参与幼儿的活动可以扩大及丰富幼儿活动内容。但如果时机不对,可能会使幼儿中止她们的活动。因此,教师应事先观察,再决定是否加入或何时加入。

区域游戏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7】

xxxx年6月23日我有幸在海大附属幼儿园观摩了大班幼儿体操和全园幼儿户外活动动。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我感触颇深。收获较大,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是我个人观摩后的体会:

一、观摩大班幼儿体操后我的感触

在观摩大班幼儿体操中无论教师领操动作和手势指令,还是幼儿根据老师的手势和指令变换不同的队形、队列都很有秩序、很整齐。从体操中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孩子和孩子的互动、孩子和器械的互动、孩子和环境的互动的氛围很活跃。

二、全园幼儿户外活动空间合理利用:海大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孩子的活动场所。

三、运动器材准备充分

运动活动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时现的。海大附属幼儿园的运动器材有你熟悉的玩具,也有你未曾想到过的材料。非常丰富,能满足孩子自主选择需要与适度运动量的需求。(如:竹竿舞、挑担子等)孩子们都玩的得不亦乐乎。

四、先分班再换场地最后混班相结合这活动方式值得学习

幼儿先在老师带领下进入活动的区域,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游戏。还可以互换场地区域游戏,最后混班窜区自主游戏,自主合作活动中幼儿都很遵守游戏规则。整个活动老师只是充当引导者、支持者和观察者。整个活动孩子和孩子的互动、孩子和器械的互动、孩子和环境的互动氛围都很活跃。

通过此次观摩活动,我深深知道了如何组织和开展户外活动,使幼儿强身健体,快乐游戏、智能发展。玩出兴趣,玩出道理,玩出智慧!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8】

新学期前,教委办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平台,在动员会上,才发现,原来自己离“学习充电”越来越远……曾几何时,我也穿梭于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之中,急于充电,忙于创新。可如今,却以这以那为籍口,疏远了学习。作为教师,丢弃了最根本的东西,那还何谈教学,谈何育人?

恰如王雯老师所言:“高速公路上,一辆破QQ或拖拉机在上面行驶,是不是显得很不合适?”一语惊醒梦中人!虽然她讲的是道德与社会的问题,但在我听来,也可以诠释为学校硬件基本完善,已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可我们老师不学习,不创新,不求上进,就犹如是那辆不相匀称的拖拉机,如何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又如何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呢?想想自己也濒临于“拖拉机”边缘,实在是担忧,也羞为人师。是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桶水”了,而要像大海一样,汇聚百川,才能再分流到各处,欲求渠清如许,唯有畅通源头活水。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对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对区角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例如:区角活动慢慢的从“重复操作”向“交换玩法”过度,如:益智游戏(图形配对、智利大拼版)、角色游戏、建构区、科学探索区。

二、区角材料准备

为了丰富区角里的材料,我们将调集家庭力量,能收集一些需要投放到区角里的材料,欢迎家长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区角材料哦,有的孩子对别人的玩具很感兴趣,老师建议幼儿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这样一个幼儿留恋忘返的玩具店就形成了。还有让幼儿带图书到幼儿园形成图书角,让幼儿带各种水果形成干果店。比如一些废旧不要的小衣服可以先不用急着丢掉(区角活动:娃娃家——幸福小屋能用的到)、好的瓶罐不用急着扔掉(区角活动:商店可以用到)、漂亮纸盒、糖果盒不用扔掉(区角活动:美工区等可以用到哦)。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中班可设置有重视孩子的合作意识的区域;大班提供自编的表演区域,丰富的科学区、探索区、运动角、操作区、搭建区。

爱祖国主题

可搭建名建筑——天安门、万里长城、六和塔、家乡名建筑、青岛的五四广场等

找春天的主题

可设置种植角供幼儿观察,记录(在记录时注意真实性)

在区角活动中必须提供直观形象的玩具和具体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这样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如数学角的魔术罐,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一些不爱动脑的幼儿也乐意去玩,他们在抽抽玩玩中积累了数组成知识,幼儿的智力得到了开发。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我们也会根据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使主题内容融入各区角之中。在进行“马路上”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汽车的图片、图书、各种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在与它们的互动中了解到了许多汽车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车来说,我们在个别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但不指导他们怎样完成。起初,观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车就是一个盒子上贴了四个小圆片。慢慢地,汽车的样子复杂了,汽车的功能丰富了,有的安装了车灯,有的剪出了车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探索,他们开始自己设计了汽车,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车城”的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材料投放方式,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真实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四、通过学习对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与回应有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教师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而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游戏。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经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如在构建天安门的时候黄老师给我们出示了好几张照片,第一次孩子搭建是什么样的,中间没有的门是堵死的,老师跟幼儿说,我们要怎么进天安门呢,幼儿马上改造他们的“天安门”,接着老师又说,天安门来了好多客人,可是门前的东西太多了,没地方停车了,结果幼儿马上把天安门门前的地方整理干净。就这样教师从旁指导,让幼儿自己对自己的“天安门”进行改造,结果孩子们做的非常棒!而且对这样的区域兴趣特别的强。

总之,通过学习区角活动,使我们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后,让我们做个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智慧型教师吧!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9】

这次的上海之行,收获颇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了上海虹口区实验幼儿园,并听了他们园长的关于幼儿园区角游戏的讲座。因为我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模式和她们幼儿园很相似,这段时间,我正发现了自己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知如何突破。而在虹口实验幼儿园的学习,打开了我的思路。

1、区域活动内容趣味性、情感性强,充分调孩子的积极性。

在虹口幼儿园,我们看不到什么高档、昂贵的玩具,看到的材料都体现了生态型的特点。纸盒子、糖果盒、纸箱、各种瓶子……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但却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活动内容。例如:装箱、盒子垒高等。而且,不仅仅是单纯的操作,通过老师们的设计,这些活动是有目的的,有情感的,趣味性很强,如:用同伴的照片排队、给朋友送糖果、算老师的电话号码等。兴趣和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将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和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在材料中,能赋予材料鲜活、生活、真实的情感意义。而我们缺少的正是趣味性和情感性。

2、区域活动作品有效呈现,和环境创设有机结合。

在虹口幼儿园,我们看到活动室走廊上挂的、墙上贴的都是幼儿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很多都是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完成的,一边完成一边就可以展示。例如:玻璃画、糖果树、时尚美发屋、做屏风等。经过老师的设计,有些作品直接展示,有些装裱起来,还有的被设计成一定的情境,和主题活动相结合。这样充分体现了孩子与环境的互动,而且,让孩子的作品得以保留、展示,也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使孩子更喜欢区域活动了。

3、区域活动材料一物多用,关注多元价值。

虹口幼儿园副园长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区域活动的材料应该是用一天的时间思考,用已小时的时间制作货收集,让孩子保持玩一个月。因此,她们幼儿的活动材料充分体现了多元化的价值,融入了各种教育的价值,让孩子变通各种玩法。

如;给妈妈系围巾的活动,既有动作的训练,又有对不同材料的围巾的感知,还可以认识不同的形状、花色等。简单的跳舞毯则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图案的变化,让孩子不断深入、变化游戏。的确,区角材料应包含认知、运动、生活、科学、社会等多元价值,尽可能在同一个游戏中融入多元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材料,并且充分体现区角活动的价值。

4、区域活动关注细节,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但也需要一些约定成俗的规则来协调儿童之间的关系、协调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虹口幼儿园是将规则以游戏或暗示的方式融合在活动中,因游戏的过程灵活运用,提升了幼儿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这些都可以在一些看是细节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如:名片的使用既可以展示作品有可以显示活动的位置,活动中暂时离开时可以用会说话的小锁、等待是可以用预约卡等。这些看似是细节,却融入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我觉得虹口区实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成功在于她们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他们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幼儿的自身个性特质和不同的发展需要。我们要向她们学习,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入手,不断反思、调整,才能创设出孩子喜欢的、并能促进孩子发展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10】

我有幸参加了11月24日上午8:00开展关于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培训,由黄老师主讲的有关区角活动培训班,黄老师在讲座中运用讲述课件、****以及****等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在学习中获得了对区角活动重新认识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对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首先,我们对区域角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例如:区角活动慢慢的从“重复操作”向“交换玩法”过度,如:

益智游戏(图形匹配,智利拼图),角色扮演,建筑区,科学探索区。

▲二、区角材料准备

为了丰富区角里的材料,我们将调集家庭力量,能收集一些需要投放到区角里的材料,欢迎家长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区角材料哦,有的孩子对别人的玩具很感兴趣,老师建议幼儿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这样一个幼儿留恋忘返的玩具店就形成了。也有带书的孩子到幼儿园形成书角,使带各种水果的孩子形成干果店。比如一些废旧不要的小衣服可以先不用急着丢掉(区角活动:

娃娃家——幸福小屋能用的到)、好的瓶罐不用急着扔掉(区角活动:商店可以用到)、漂亮纸盒、糖果盒不用扔掉(区角活动:美工区等可以用到哦)。

第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素材,促进儿童的发展

如:中班可设置有重视孩子的合作意识的区域

大班提供了一个自制的表演区,丰富了科学区、探索区、运动角、操作区和施工区。

以热爱祖国为主题,可以建名楼——天安门、长城、六和楼、故里名楼、青岛五四广场等

春季主题可设置种植角度,供儿童观察记录(录制时注意真实性)

在区角活动中必须提供直观形象的玩具和具体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这样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如数学角的魔术罐,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一些不爱动脑的幼儿也乐意去玩,他们在抽抽玩玩中积累了数组成知识,幼儿的智力得到了开发。在学习角活动中,我们还将根据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操作素材,使主题内容融入到每个角落中。

在进行“马路上”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汽车的**、图书、各种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在与它们的互动中了解到了许多汽车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车来说,我们在个别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但不指导他们怎样完成。

起初,观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车就是一个盒子上贴了四个小圆片。慢慢地,汽车的样子复杂了,汽车的功能丰富了,有的安装了车灯,有的剪出了车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探索,他们开始自己设计了汽车,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车城”的活动。

采用开放性的材料投放方式,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真实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第四,通过学习,对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和应对有相应的指导策略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教师指导的目的不是干扰儿童游戏,而是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丰富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游戏。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

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通过观察分析,确定了指导的对象和方法。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

”“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如在构建天安门的时候黄老师给我们出示了好几张**,第一次孩子搭建是什么样的,中间没有的门是堵死的,老师跟幼儿说,我们要怎么进天安门呢,幼儿马上改造他们的“天安门”,接着老师又说,天安门来了好多客人,可是门前的东西太多了,没地方停车了,结果幼儿马上把天安门门前的地方整理干净。就这样教师从旁指导,让幼儿自己对自己的“天安门”进行改造,结果孩子们做的非常棒!

而且对这样的区域兴趣特别的强。

总之,通过学习区角活动,使我们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11】

为了帮助我们老师平时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引导老师们在区域活动中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观察,提高区域活动效果。4月29日,我们幼儿园全体教师开展了“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和指导”培训。

中班组教研组长裴瑞彬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本班孩子的事例对“什么是观察”、“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式”、“怎样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反思?”等进行阐述,加深了老师们对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裴老师着重强调,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应是支持者、合作者与促进者,老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适应性支持,使之愉快地获得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后,裴老师总结道:1。成为孩子们理解的老师。2、用更多的观察去读懂孩子。

三。用专业和智慧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培训,我们受益匪浅,对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观察和记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裴老师的讲解下,老师们结合平时的教育实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解决了观察分析幼儿区域游戏行为的一些困惑,提升了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们将更加重视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更好地利用分析结果,加深对幼儿的了解,提高幼儿游戏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篇12】

区域活动心得体会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

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区角活动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

人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而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

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

因此,孩子们学的特别轻松、自然、没有压力,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活动区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为所欲为。

而应该是掌握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游戏,在创设活动前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

而制定区角活动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1、在活动前提出规则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就向幼儿提出来,比如:使用玩具时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游戏结束后的整理、归放。

活动中遇到问题应开动脑筋想办法等等。

区角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2、在自然活动中形成规则。

有些孩子经常会带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儿园,当区角活动时,他们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时是玩自己的,有时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玩。

过了一段时间,通过老师和孩子一起讨论,班上就逐渐有了一个全体认定的规则: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3、在解决问题中建立规则。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问题,而应当引导幼儿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

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尽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展示,这是为什么呢?当我把问题抛给幼儿后,得到了多种答案。

有的说:“我搭了一间漂亮的房子,但被别人捣乱推倒了”,有的说:“收玩具时我们自己拆掉了”还有的说:“我快搭完时,自己倒下来了”等等。

“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时候你来告诉我好吗?”经过多次玩后,孩子们把发现告诉了我:“玩的时候搭牢一点,建房子时在旁边建一条路,别人就不会不小心踩坏了。

不要有太多人挤在一起,以免撞坏。

”在大家的建议下,孩子们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玩游戏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二、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首先,要利用有限的空间使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对宽松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摆放与收整。

某些内容相近区域的合并有利于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

比如:益智区、语言区、美工区、计算区等放在小箩筐中合并为一个区,可以让孩子资源共享,也便于老师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

另外,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区活动,而对别的区角却没有兴趣,但我们又不能强迫那个幼儿一定要离开那个区,或是一定要去某个区活动。

此刻,我们就要对照目标看一下,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戏性。

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儿才爱玩。

三、参与孩子的活动,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

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

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孩子并不是无知和无能的,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和富有创造力的小主人。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

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

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

当出现突发情况时,进行随机教育。

四、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每一个孩子总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许多人眼里的乖孩子可能在动手能力方面却差强人意,而一个平时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构区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设立榜样,组织幼儿“说第一”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哪方面最棒。

并在区角设立成果展示台,随时放上幼儿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绝技”。

此外,我们还开展区角内的手拉手活动,鼓励幼儿互相指教,体验同伴间互动学习的快乐。

在区角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都在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