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选课心得收藏六篇

选课心得收藏六篇

心得体会往往是自己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和理解,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呢?根据您所查询的“选课心得”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选课心得(篇1)

这是本次金华培训中给我留下的最深最真切的体会。也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最大的改变。记得以前每次课改,心里总有些嗤之以鼻,改来改去不就那一套吗,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教学就不变。但通过这次的培训,看到专家型的学者已有的成功的例子和看到选修课未来的前景,我的心里换成了上面的三句话。

20-年9月,10月,有幸参与了浙师大举行的“高中选修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历时六天的讲座,使我对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与开发选修课程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各位专家的理论指导与来自教学一线先驱教师的优秀选修课程的模范展示对我今后对选修课程的思考方向与开发途径具有指导作用与导向性。另外,观有关的、、等视频之后,感觉专家们分析讲解的很有道理,并且得到一定的启示。他们对选修课程的相关理论深刻的学习、对社会情况、国内外的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做的深刻的分析与调查,和他们扎根本土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去寻求解放学生、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方法,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其中来自于中学课堂选修课程的具体例子,让我感受到:只要我们老师思想更新了,从心底里接受选修课程开发、愿意从事选修课程开发、愿意从本土的具体情况,如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结合教师的个性特长、人格魅力、能力结构等因素,负责任得从事选修课程开发,我们也相信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提升与能力开发会有好处,对社会长远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会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觉得本次培训对我的观念与认识起到了引导作用,促使我要致力于开发选修课程,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培训老师的话:教育改革是常态,要不断创新。我想,我会努力的。我将按照这个思想,去走完自己的四季而不只是春天!

选课心得(篇2)

这学期学习的课程中,我忽然发现一门很有趣的课,它的全名《Adobe Photoshop CS 中文版 经典教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不知道它具体是干什么用的。也没有相应的软件可以用。通过的几天的学习后我知道了,原来PS是一款平面设计软件,集图文设计、图像处理、照片合成于一体的处理软件。在今后的工作还可以经常使用该软件制作传单广告、写真广告、报纸广告、影楼后期制作、合成照片等。

在课上学习Photoshop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完成同一项任务经常有多种方法。Photoshop中的导航工作区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程序中的扩展能力。当想要搜索图像文件收藏夹中的特定文件时,文件浏览器是最好的工具。它具有良好的组织文件的特性,使我们能够直接查看和搜索所需的文件,不需要在Photoshop中打开,从而节省了操作时间。

在第三课时,学习了很多关于图像的处理给我印象很深,比如学习获取、调整和修饰照片供打印页面使用的过程。具体学习了使用“自动颜色校正”来消除图像的色偏,使用“海绵”和“减淡”工具来调整图像某些单独区域的饱和度和亮度以及调整图像的色调范围等等。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适应不过来,总是更不上老师的节奏。可能是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原因,做了前面忘了后面。其实这只是Photoshop的入门要学的东西,搞成这样挺悲剧的。不过最后还是在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忙下完成了任务,看着自己做的图片和原来的图片很接近的时候心里真是很开心,虽然还没有完全一样,但已经很不错了。自今天以后我感觉Photoshop越来越有趣了!

Photoshop中如何选择图像的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先选择想要修改的对象。一旦确定了选区,那么只有选区内的地方才可以编辑。选区以外的地方是不可以更改的。Photoshop还可以在图层上分离图像的不同部分。然后每个图层编辑成单独的作品,让合成和修改图像灵活自如。针对图层设置组合所定义的图层复合可以灵活自如的查看各种设计方案。利用蒙版可以隔离和操作图像的特殊部分。蒙版的剪切部分可以被替换,但是剪切周围环绕区域受保护不改变。可以创建供一次性使用的临时蒙版,也可以保存蒙版供重复使用。

Photoshop中还包含了一套强大的仿制工具集,使照片修饰变得更容易与直观。由于对这些特性底层的技术支持,即使对人的脸部做了修饰也非常逼真和自然,以至于很难察觉一幅照片是否做过改动。即使是最好的工具,修饰照片以保证它们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的一门艺术,它需要大量的实践。用批评家的眼光检查自己做的图片,看着那些利用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工具所做的处理后区域可能太过光滑和相同。如果这样还可以利用另一个工具来进行矫正。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非常的相似。它们的不同在于:历史记录画笔工具没有使用图像中某个预先定义的区域作为“源”(正如仿制图章工具所做的那样),而是利用了以前的历史记录调板状态作为“源”。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的好处在于可以恢复图像中狭窄的区域。因而,可以在保留那些精心处理而达到了成功修饰效果的区域的同时,去恢复另外一些不成功的区域到它们早期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尝试了!

当然Photoshop还有很多处理图像方面的技巧,要想深入理解还需要在网上搜索一些资料。

其实Photoshop的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表现在很多方面,从修复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到制作精美的图片并上传到网络中,从工作中的简单图案设计到专业印刷设计师或网页设计师的图片处理工作,无所不能。说实话开始想要学习Photoshop也没想太多,就想处理一下照片,制作个相册啥的。可当我接触之后,了解多了之后,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学的多一点,学的更深入点。现在网上学习Photoshop的教程很多,我当时一下子就下了好几个教程,但看过后就全被我删了,太枯燥了,内容不够具体,根本看不下去,一个简单的建立文件都要讲个老半天,把我们也想的太笨了吧。于是就去找书看了,还是书上写的比较清楚,当然网络也是很有用的,当你书上看到什么不明白的名词啊或则其他不懂的,百度一下基本都能弄懂的。

很多人想通过学习几个实例来制作出漂亮的图片,很多书也是这样写的,教你几个固定的方法来处理图片,其实根据我的学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图片的一种效果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制作出来,如果你只学习一个固定的方法是很难把图片处理的完美的,而且在处理另一张图片碰到以前没遇见的问题时,你就会觉得无助,于是就拼命的翻书查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这样很浪费时间,也不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心情也会变的很糟糕。因此,本人认为认真的全面的学习PS的各个工具,不断地尝试、探索,你会学的更多更全面,可以能灵活的运用各个工具,达到举一反三,通过不同方法制作出你满意的效果,而不是会问“我想得到什么什么效果需要哪个工具啊?”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当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操作,也就是所谓的实践,而不是只看书。还有就是,在操作的时候要思考,思考“为什么我用了这个工具,图片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是否其他的工具也能做到这点?这个工具还能产生怎样的效果。”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

通过对Photoshop的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发现这门课程需要的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通过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

首先,不能有畏难情绪,千万不要被PS的表象——繁多的工具吓到。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你坚持不懈,循序渐进。采用逐个击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会每个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在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如何应用,注意触类旁通。其实,学着学着,你就会发现一些工具的用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仿制图章工具和修复画笔工具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如果满足于停留在知道怎么用它的水平还远远不够,我们得懂得自己去摸索、拓展知识。

其次,得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兴趣。大多数人都喜欢欣赏漂亮的照片,何不自己动手美化自己的照片,让自己摇身一变,比那些明星还要美丽。这样既可以强化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又能激发自己追求新的知识的欲望,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学而时习之,要每隔一段时间,练习一下,比较一下,看自己是否有进步。最好独立地做一些创造性的作品。坚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很轻松地把所学知识纳入长时记忆系统。

最后,最好带上艺术家般的挑剔眼光来分析作品,技巧。还要适时地与同学老师朋友交流交流,发现别人出色的地方,多多学习学习;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当然,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我不是特别鼓励大家过分利用网络资源,因为我总觉得上面没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

总之,在学习Photoshop时,让我懂得了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对图片的处理多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想法,而且使我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在失败后不要气馁,只要在失败后得到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使我掌握了一门技能使得自己走出大学迈向社会时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希望!

选课心得(篇3)

我校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学习,主题内容为小学数学的“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 “小学数学新课标(一至六年级)”的解说等。

我们教研组常组织教师学习课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有所收获的。此次学习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它不仅让我们对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抓好加强外,最终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性终身学习。

“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利用图文并茂,详实例子说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记下了,“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十个核心词”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解释,是我们了解到新旧教材的产生对比,新课标完成实施一轮改革的总结情况,以及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暑假,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

二、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标准: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三、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以前在卷面分析时,我们经常提到双基的落实情况,现在可要说四基了,新加进来的两基我觉得很有时代气息。我觉得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选课心得(篇4)

3月18日下午第三四节课,我们的教研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我们在多**教室一起**了山东省第八届初中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一节课,虽然**资料不是很清晰,但是我还是从中收获了课堂教学的点滴,现在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理清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并希望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指导。

这是一节阅读课,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课型,因此我从课堂教学设计上对这节课进行了一定的关注、观察和聆听。我想用这些话来概括:自然流畅如春风;真实有效清新纯粹。

从课堂教学设计上看,各个环节间没有突兀的刻意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让我感觉这不是一节人们习以为常的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而是一节身临其境的常态课。

情境导入,以学习新词汇(happy dictionary)为引线,在轻松的首字母填空游戏中熟悉回顾了基础知识;→阅读前介绍相关背景;-??泛读课文,精读课文,并从易到难提出几个有利于理解课文和对课文重点的纲领性问题;-→边听边读,加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这非常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此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先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的同时已经把文本的五个w(what, who, where, when, why )板书出来以及“动词群”的大屏幕演示,并轻松的带领着同学们开始尝试复述文章了,顿时,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拓展升华,先示范后小组合作完成调查,同样注意对五个w在学生所编故事的使用,在学生写作中巡视指导,在学生完成后读作品、听作品并对作品内容做提问理解,学生的劳动受到了尊重,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主动意识;-→总结寄语,教师有条不紊的总结和寄语体现出本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比较完满顺利精彩地收课。这时,下课铃响了,自然流畅。

教师的舞台在课堂,这是无数思考和实践的积淀,更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我们可以去学习、聆听一节好课,但是绝对不能照搬这节课的精髓实质。

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前几天在区实验中学聆听的张学文老师的那节课,就如同这春天的风,“吹面不寒杨柳风”,温馨自然倍感惬意,教师话语间、师生互动中,我感受到一种方向的指引,它所蕴含的是一种学科文化意识,传递给我们的是知识与能力转化的有机过程,很真实,受益匪浅。

20xx年10月27日-31日,山东省第八届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在青岛举行,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英语教师,我有幸到会观摩了这次盛会。四天紧张的观摩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选手们扎实的基本功,巧妙的课堂设计和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疑问,我想和大家联合投票。

1、 组织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或者通过课堂活动来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看到了学生在忙于应付老师所布置的一个又一个活动,表面上看这节课热热闹闹,可静下来细细思考一下,这些歌曲、活动和这节课要讲授的教学要点有多大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多大帮助?前后布置的活动是否有关联性?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足够的练习吗?所以对课堂活动的组织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谨慎布置。

1、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课堂活动的布置必须有趣味性并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

2。课堂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脱离教学内容的课堂活动是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3、本人非常赞同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员王主任的观点,课堂活动必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注重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而不能在学生基础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能力提升的活动,那岂不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作秀吗?

4、课堂活动必须注重实效性。在我看来,课堂活动的数量并不等于一个好的班级。我们看到有些选手为了在40分钟内完成预先设置的过多的课堂环节,不得不加快语速,缩短练习时间,减少提问量。

那么试问这些蜻蜓点水式的、没有足够输入就要求学生输出的课堂活动如何能扎扎实实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呢?

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掌握一些固定短语和句型,还是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初中英语近些年来一直推行的课改,不就是让老师们由只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吗?在本次优质课大赛中,很多课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些课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语境氛围,把课本知识和现实学生关心的话题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发现并利用近期发生的事或者学生身边的事情来设置课堂活动,真正做到了learning by doing,leraning by using和learning is to use。但我们也看到,有些班级仍然停留在句型练习上,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这门课上似乎有很多活动,也很热闹。然而,这些活动只是形式的变化,活动的内容仍然是句型练习。这说明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吃透课改理念,没有研读课标,以至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所以虽然我们的英语课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

3、 公开课不能涉及语法解释吗?

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是讲解和教学,死记硬背语法文章,机械运用基本句型。这种单纯的知识灌输,削弱了学生的语言实践,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课改提倡语法教学由传统的演绎法改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但似乎有些老师已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把必要的语法教学淡化为零。

本次优质课大赛中的很多课题都是涉及语法教学的,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有教师敢于对必要的语法进行讲解、归纳。为什么不能在学生进行完大量的与之有关的课堂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提取、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呢?凡是能够站在山东省优质课大赛上的老师都是极其优秀的教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各地市拔尖教师,我在试想:

在正常的教学中,这些老师一点也不总结语法吗?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和足够的语言刺激的情况下,语法教学不是可要可不要、淡化不淡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语法教学方法,找准和中招考试的切合点的问题。

4、 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语言能力吗?

在本次精品课程竞赛的课程评价中,不止一位专家提到了参赛者的基本技能。部分选手发音出现错误,语言流畅性不好,黑板书写差。但我认为应该提出的是运动员对教材的掌握能力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这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五、如何正确的评价学生

在本次优质课大赛上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礼物满天飞,赞扬之声铺天盖地。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及**价,用言语、声调、眼神、体态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但教师的评价不可过于零碎、过于夸大其词,应当中肯且恰如其分,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否则会适得其反。

课堂中的闪光点:归纳起来有5点。

1.优秀的教师有优秀的素质

经过10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开始认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说的一些话:1)老师的第一使命就是每天给学生明确的成就感。因为成就带来兴趣,兴趣带来动力,动力带来持久的努力,持久的努力带来任何想要的成就。

2) 教师的第一项基本技能是快速解释课文的能力。3) 准确的语法分析和出色的翻译能力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4)发音读准,重音读对,就是背诵单词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说英语的基本功。在精品课上,参与的教师在这些方面都有精彩的表现。作为英语教师,她们语音语调准确、自然,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浅显易懂,显示了熟练的语言能力。

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她们总是微笑着盯着她们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她们会给予赞赏,甚至赠送一些纪念品。这些都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在这次精品课程竞赛中,有听说课、语法课和阅读课。

在语法课上,参与教学的教师表现出准确的语法分析能力。在讲述语法“虚拟语气”时,老师们先以**设置情景,然后根据情景和提示鼓励学生们造句,不知不觉中,经过几张**以后,学生就对如何使用“虚拟语气”有了深刻认识。教师接着归纳总结,完全使用英语,上了一节完美的语法课。

我们说优秀的教师有优秀的品质。他们的素质在竞赛中显示出来。他们的素质是如何形成的呢?

用李阳的话说:人通过努力变得优秀,然后通过努力变得更好。(you work hard to get good and then work hard to get better.

)2.学生积极地参与和合作

新课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在这次精品课程竞赛中,参赛教师脚踏实地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除下常规的师生问答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讲故事、组织学生合作表演短剧。这些活动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的老师认为浮华,只是偶尔为之。

我的感觉是偶尔做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时候很无聊,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当你可以摆脱它的时候,为什么不放松呢?更重要的是,在放松中,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济大学的陈家琪教授在一次人文讲座中曾说:如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得很有活力,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疯了。我移用一下,如果天天热热闹闹地上课,那么这个班级肯定完了。

因此,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知道,是偶尔为之,而不是每天为之。

3.使用多**是潮流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课堂上能够使用多**就是崇尚科学。在这次高质量的课程竞赛中,每位教师都使用了许多**课件,课件制作非常精美。这些课件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帮助参与的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对于听力教学的落实

说到倾听,我想起2008年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俞先生说:我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抑郁症。

一是普通话不好,二级英语一团糟。虽然我在高考中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考上了北京大学——因为我两次北大败,但最后一次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我从来没有想过北京大学是我可以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的圣地,我永远无法到达。

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的分数比我高。我想我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眼光很敏锐,30年后我就想到了这里。

(掌声)但是际上我的英语很差。我在农村既听不见也说不出,只能背诵语法和单词。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笑声)

选课心得(篇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学期,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构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活动,回顾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简单谈几点体会和感悟。

教书20多年,执教地理也有十几年,自我感觉教学经验还算丰富,教学效果也还不错。通过学习《高效课堂22条》,我发现自己的一些观念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明白了真正的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时间交给学生,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高效课堂要求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一个教师,不管他的专业知识多么丰富,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他的课堂终究是一潭死水。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虽然不全是满堂灌,但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讲得过多。因此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做笔记,机械地记忆,以致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较强,懒惰思想加重,对照《高效课堂22条》,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学会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

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本学期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也初见成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的任务更重了,课前精心备好课,准备好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带入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让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堂精彩起来。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探究展示,教师设计多种活动,如:拼图、猜谜、竞赛等,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不再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其中。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入手,发掘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联系时事热点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的运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与技巧,借助地图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更好地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课改学习与实践,我感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