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句好段摘抄 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推荐4篇)

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推荐4篇)

敢于表达观后感不仅是展现个性,更是思想跃升的表现。通过写作留言板,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是否正在准备写作品名为观后感的文章呢?编辑经过多次推敲和修改,最终打造了今天的“八佰电影观后感”,相信阅读后能够有所收获!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

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稳却甘愿踏出舒适区,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电影《八佰》故事的开头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慨,四行仓库的背后拥挤着无数的上海市民,灯火阑珊,而四行仓库的正前方,借谢团长的话来说,前方便是地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2】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3】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4】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延伸阅读

最新八佰电影观后感(通用12篇)

你知道观后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吗?有没有好的作品名观后感模板呢,我们为您整理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八佰电影观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

影院复工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四行仓库一战我守军利用有利地形,毙敌200,自己伤亡20。实际我守军人数大概是400人左右,对外宣称800勇士。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管虎导演大场景的调度非常恢宏,场面营造相当出色,苏河两岸的地狱天堂,视效设计可以说比较完美。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们负重前行,影片真的不错,大投入,大制作,演员演技到位,值得一看的好影片!!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

电影八佰上映了,无尽的悲壮与惨烈,情绪很饱满的弘扬爱国电影。有着出色的调度,运用了多个视角将一个局部的战争呈现出了足够震撼人心的视听观感,通过小人物的视角把从逃避到斗争的过程鲜活的演绎出来,一个个置身事外的从局外人最后都成了斗争力量中的一部分的转变自然而有力。聚焦到了八佰里一个个的活人,但煽情和浪漫意象用得太滥,比如欧豪那个赵子龙骑白马的画面,好尬,削弱了战争的肃杀感和硬度。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2)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题记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3)

其实,我有点不想去看《八佰》,果真,声音震耳,战斗的血腥和激烈。好几次,我都是捂住耳朵,妈妈问我,你害怕,靠着我,我摇头耳朵捂得更紧了,我才不靠呢,都初中了,我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胆,看看是否可以克服。不过,看着看着就完全被电影的战争场面和特效,深深地震撼到。它是一部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这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战争,仅仅只搁着一条苏州河,就活生生的演绎着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边的`纸醉金迷,另一边的奋勇抗敌,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对岸的同胞。

如果没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就必然会遭袭外敌的侵袭;如果没有军人不计牺牲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对岸和平安稳的生活。

八十八军最后的坚守,虽然仅仅只是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此一役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也激发了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就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小女孩,向对岸军人行一个敬礼,无数国人涌向栅栏,手伸向在战斗中的军人……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国产大片呢!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4)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5)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6)

1、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2、电影《八佰》,运用苏州河两岸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走上全民抗战的时代特征。

3、太感动了,当初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取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向英雄致敬

4、《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触的影片,我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牢记历史不忘历史!

5、电影《八佰》观后感:八佰,是八百名壮士,这部剧主要通过小人物对战争的畏惧,害怕到最后的蜕变,成为勇士,保家卫国,来展现一个人的觉醒,地狱中多人的觉醒,汇聚到一起感染了河对岸的人,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唤起他们的觉醒。这是由一个人的觉醒,感染了一个组织,感染了一个民族,进而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正式因为有了前辈们的牺牲,奉献,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应不忘历史,传承他们的大义,为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这个周末我看了《八佰》这部影片,让所有人都铭记了四行仓库的历史。

7、这是一幕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剧,宏大的民族征程在此风流激荡。然而,故事的开篇,却从一位普通上海老人絮絮的追忆开始,把镜头从和平的当下,切向了惨烈的过往。一幕历史大剧,从一个个小人物的视窗打开,展开了惊天动地的画卷。

8、影片开头,大部队进了四行仓库住了一道道防御工事,埋了许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个伙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军攻来了,许多人冲进仓库,但他们中计了,全部身亡。门外还有很多的日本人,他们停下进攻商量对策,仓库内战士们把日本人的武器装备全部收集起来开始训练,突然无数个介子毒气弹砸进仓库,大家手忙脚乱带上防毒面具,没有的就尿湿毛巾捂住口鼻,整个仓库叫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橙色毒气。团长大喊:“打开排风扇!快!”毒气从仓库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国人的地盘,租借的人纷纷向中心跑去,河边空无一人。过了半天,好多日本人从水道溜进仓库,嘴里衔着刀,就这样一场在仓库内的战争开始。一个小时后,我方损失好多士兵,但获取很多刀器,这么一场一场的战斗打了四天,最终所有士兵在英国的帮忙下快速过桥,影片结束。

9、电影《八佰》里面主要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这是一场大家都熟悉的战役。其实,它称不上是一场战役。这只是一座孤城上最后的防守,最后的军人他们如困兽一般的坚守..

10、影片《八佰》,让我们铭记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我们身边每个人做起!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11、苏州河南岸英美租界区内的许多小人物,由事不关己冷漠逃避到戮力同心共同做“八百勇士”的强大后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524团第一营的官兵的英勇抗敌,绝不仅仅是“孤勇”,而是有全国人民在背后做强大的后盾。

12、字太少了观后感。

13、再一次看到管导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战场中,留着鲜血的白色不倒骏马,表现中国军人毅力不倒的献身精神和预示受尽欺辱的中华民族终将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14、我刚看了影片,有人说这部电影作,其实大可不必,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它把它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了,我感受到了!我觉得这就够了,一部电影他好不好,在于的是它的影响力,和让我们理解到想要传达的精神,在内心上足够震撼,就够了。科技在不断发达,影片拍摄器无疑是先进的,影整个的观感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演员演技也都在线,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好片没问题。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看到了很多在历史的驻足点里感动的地方。不管是否真实,中国精神永存,人们不管是在哪一个节点,感动就在周边,在我们时时刻刻的生活里,电影做到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所以它没有必要去接受其他的评论。

15、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16、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17、以谢晋元为首的524团第一营官兵,在日本侵略军的强大炮火和连番凌厉攻击下,孤守四行仓库,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孤军奋战,几乎相当于以卵击石,但是,依然凭着一腔热血,孤勇抗敌。即使是像端午和老铁一样本来胆怯懦弱的散兵游勇,也最终挺起脊梁,成为奋勇杀敌的英雄。

18、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19、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整部电影就讲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场由谢晋元带领的432名战士在四行仓库与日本人对抗的故事,但他们却向外宣称八百壮士,这就是为什么叫《八佰》的原因了。

20、整部影片里有许多令人震撼又感动的片段。我对陈树生烈士身捆手榴弹跳楼,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有感触。当日本人用钢板顶在头顶时,大家朝下扔手榴弹,可总会被弹开,于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把十几个手榴弹用线串起,捆在自我身上,走到墙边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线,跳了下去,嘴里还喊着:“娘,是孩儿不孝了!”说完,纵身一跃,用身体砸开了日本鬼子的盾阵,手榴弹爆炸了,顿时破坏了鬼子的阵型。陈树生舍身杀敌令我感慨万千,他仅有21岁却能做出这么英勇的决定,我想必须是因为他心中想着国家,不顾个人安危。并且他肯定想着如果我不跟着跳下去就没办法阻止日本人,就会让他们把墙打穿,我们也就失败了。这正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所说的一样,我们都要有陈树生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

21、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

22、四百多名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地抵抗了四天四夜。影片中的一些感人片段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7)

昨天晚上,我听吴羽伦说《八佰》这个电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妈妈有空,又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于是她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说是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让我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多废话了,我们谈一下观后感吧!

这部电影名字听上去感觉没啥不同,但其实是一部战争片。它不像《三体》那样悲惨,不像《星球大战》那样科幻,不像《乐高大电影》那么古怪,但人气和评价很高。这是因为人们都被电影人物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很多人看着看着都哭了,不是吓哭而是感动得哭。影片中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最后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护两百万人,奋勇作战,为国捐躯,英勇无畏,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一个幸存者。他们都为国家为人民拼尽了全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们过桥的片段时,看到他们都死于日本军队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复仇,但仔细想想,这样我们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样了吗?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称颂和纪念。

通过这部影片,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样,战争是残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3、为了国家和人民,有时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也许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最真实的宣誓!所有的中国人都站起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8)

哲人曾说:一个民族愈加经历苦难,愈会变得顽强!

犹记得年少时,历史课本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描写:1937年,苏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抵抗数万强敌四天四夜,歼敌数百,击退日军数次进攻,声震海内外。

彼时的我,连同一众懵懂的同学,都深深的被这一段简短的话语所震撼。

我华夏儿郎自果然英勇,列强只能匍匐而行,终步于我方阵地之前。

转眼三十余载,再看八佰壮士之事迹,除了无以复加的震撼,更有一份刻骨铭心的悲痛,以及一份无以伦比的沉重。

一座残破的仓库,被一群军人铸就成不倒的长城,一条染血的苏州河,见证了生命在最后时刻的怒吼与不甘。

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故来征战几人回,尚可马革裹尸还!

明知必死,虽死无悔!我以我血铸长城,生为人杰死鬼雄!

残酷的画面,我热血沸腾,咬紧了牙关却依然泪流满面。

这是渗入血液的震撼,亦是痛入骨髓的悲痛,但更是压在了灵魂上的沉重。

先有918,再有卢沟桥,而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更不知数十天后,便是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再向前,鸦片战争、甲午海战……

生灵涂炭、国破家亡!这是百年浩劫,这是亡国灭种!

我不禁想问,这一场浩劫,为何要降临我泱泱华夏?这一群虎狼,为何偏要分食我炎黄子孙之血肉?

伟人曾说:落后就要挨打!

曾经创造了强汉盛唐的我们,曾经万国来朝屹立世界中央的我们,只是一次沉睡,便被污为“东亚病夫”,便成了列强分食的蛋糕。

这一场浩劫,用亿万同胞的鲜血将我们从沉睡中泼醒,这一场苦难,似烧红的烙铁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之上。

然而,就在当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有人觉得,劫难已在昨日,国耻恍如隔世,该到了放松的时候,该到了享乐的时候。

我想说,劫难虽过,国耻犹在,列强亡我之心不死,民族振兴之路犹长。

在这民族振兴的关键时刻,忘记苦难,忘记国耻,忘记初心,贪图享乐,只会再一次被列强超越,再一次万劫不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华夏山河埋英骨,烈日青天照我心!

那些逝去的先辈,那些远去的英烈,他们在最后时刻的呐喊,要让列强滚出去,要让谁都不能小看中国人,要让家中的亲人再不收到欺辱,归结起来,便是要让中华民族振兴富强,要让中华人民新福安康。

而我们,唯有铭记那一份沉重的苦难,深知当今的幸福乃是先辈英烈的鲜血造就,唯有不忘传承至今的初心,牢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才能无愧先烈,无愧后人。

看着屏幕最后那一个个英烈的简介,回想着他们在炮火中的英勇与悲壮,我的心中虽沉重,身体却更加充满力量,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

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在风雨中洗礼!华夏儿女,饱受苦难,在苦难中成长!

只要铭记苦难,不忘初心!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9)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年仅13岁的小湖北,跟随着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错间被带入四行仓库。他看着对岸的灯光戏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所有人都照顾他,七月给他带来洋饭店的蛋糕,端午告诉他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战争残酷,战火无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窗外飞过子弹一枪毙命、端午在对抗敌方战机中掏空五脏六腑,爱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骤然离世。后来,他放弃活的机会,用小小臂膀端着枪,眼神坚定地盯紧前方,恨不得一枪毙了日本兵!

最后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国人眼里,是最棒的。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0)

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稳却甘愿踏出舒适区,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电影《八佰》故事的开头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慨,四行仓库的背后拥挤着无数的上海市民,灯火阑珊,而四行仓库的正前方,借谢团长的话来说,前方便是地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1)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2)

十点多,和朋友看完点映《八佰》。

大概有半年多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以至于疫情前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有一点印象。时间流淌得真无情,不久之前鲜活的记忆竟然会消失不见。

因为买票晚了,坐得太靠前,一开始出现的音效让我对朋友一直说:“我害怕。”现在不自觉惊叹,害怕这种感受,我是多久没有拥有过了。

说说电影。仅仅一河之隔,对比强烈,炮弹声此起彼伏,一面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一面租界百姓在犹唱后庭花。经历炮火的中国军人让人心疼,那么多英勇无畏甘心奉献的,那么多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让“大无畏精神”不单单是形容词,更成为了中国军人纵身一跃、牺牲自我的动词,“大无畏精神”背后浮现着的中国军人形象让这个词语永远饱含力量。另一面看热闹的百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军人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扶的双手,“商女不知亡国恨”渐渐消失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认同支持、奋不顾身越来越多。的确,日本的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军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

说到如今。一个民族对我国伤害如此之深,但是我们的历史那样客观地讲给人们,我们的观点那么正确地引导人们,是要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这样毫无恩怨色彩地教育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赞美和平。

影片结束时,朋友边哭边说非常感动,我倒是很久没有过想哭的感动了,等拥有这样的感动我一定第一时间记下来。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7

晚上去看了八佰这个电影,感觉还是挺好的。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国民党大部队撤退,只剩一个师独自留守一个仓库里跟日本军交战的几天。仓库地处市区和租界一河之隔,河这边是士兵应对日军残酷围剿,河那边是各种百姓生活,有商铺戏院也有各国使馆人民,大家都在观望河对岸这场战役。

几次交锋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士兵们身绑炮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往下跳的时候,瞬间泪崩。但也有临阵脱逃,临时收编的百姓摇摆不定,对于杀人对于战场充满畏惧,不敢迎敌。感觉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们的各种心态状态,包括他们聊天时那些话语。不同于之前看过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有一匹白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么。

河对岸有战地记者不顾风险进入仓库拍摄,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学冒着枪弹游到对岸送旗子,有老外对赌下一场交锋输赢率,也有对岸高楼里用望远镜观察局势的知识分子。

电影里有一句:战争的背后就是政治,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队要支援(需要冒着敌人枪林弹火跑到对岸,很壮烈的行动)报名时需要报哪里来的,听见一人大喊:聊城东昌府区某某某。把我惊了,这不我家乡的人呐~

总之电影拍的很好,很真实。各种视角描述都有。战争场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二环胡同里和管虎导演有过几句近距离聆听和面谈。全然已忘当时的状态模样。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8

今年暑期档有一部大热影片——《八佰》,听说好评连连,妈妈迫切地在上映一周后就带我去观影了。一开始并不热衷的我,看完以后深受触动。

这是一部讲述淞沪会战末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国军顽强抵御敌军的一场战斗。是以微弱的420多名士兵以少敌多对抗30万日军倭寇的惨烈战争。然而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军,当时的团长对外宣称抵抗士兵有800余人,这也是《八佰》这部影片的由来——不是“八百”,而是“八佰”!

这样人数悬殊的战斗无疑是十分艰难的。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最让观众震撼的:有重要人物要与仓库里的指挥官通话,有人捐了电话线却苦于无法送进仓库,爱国人士排队主动请缨跑过桥送电话线,然而无一例外都被日军射杀于桥上,这时看赌场的刀子自报姓名,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跑上桥,拾起前面英雄掉落的电话线向桥那头跑去,一枪,他倒下……又站起来跑出去,接二连三的子弹飞射而来,他无处躲避,两枪,三枪,他已经跑到桥那头,用尽最后力气将电话线抛向仓库,最后倒下……那边的战士终于顺利拿到电话线。仅仅是为了一通电话,仅仅为了跑过一座桥,就是数条人命……我的耳边一片沉寂,还有隐隐的啜泣声……

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没有战争不惨烈,没有牺牲不让人痛心,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要了解历史,好好学历,走科技强国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9

现在有一个电影特别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结束时,这个电影上线,随后就掀起了热潮,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谈论这部电影,我也想看看这部电影,昨天晚上,写完作业,就去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抗日时期,上海被日军轰炸,只有上海租界没有被炸,日军想进入上海租界,可却被四行仓库里的四百名国军守着(文中说八百),四百对几万,多大的差距,人们说他们守不过半天,可是他们却守了四天,最后他们的长官下达命令,让他们进入上海租界,放弃坚守。

这是一部抗战剧,也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不难想象那时有多困难,在第三天时,日本扬言要在三个小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日本立马发起猛攻,日本为了打破墙体,组成了一个铁皮阵,也就是日军头顶一个大铁皮,让国军枪打不进去,手榴弹扔不到。这时一位国军做出了自杀的举动,他身上拿着好几个手榴弹,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军,其他几个国军见到之后纷纷效仿,最后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赖活,能活为什么要死,可有这样一群人,不怕死,困难来临之时,冲杀在最前面,他们就是抗日军,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泱泱大国早已沦陷。

让我们铭记历史,从惨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好好学习,报效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10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八佰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总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些共鸣。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使得观后感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写好观后感时,应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你有为印象最深的电影或书写过观后感吗?这篇“八佰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完美地呈现您所希望表达的内容,也希望你会喜欢这篇文章!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很久不曾写什么东西,今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回想不久之前看《八佰》的场景,我决定,还是提笔,写一写自己的观后感受,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内容毕竟是一家之言,真有措辞有误之处,还望各位见谅。

观看《八佰》,何香凝的这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堪称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整部电影是基于四行仓库之役来创作的。电影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应该是这三个场景:

一是谢晋元收到撤退命令,得知真相后说的那句你们就是这样定义这场战斗?语气里的崩溃,痛心的眼神,只能一个虐心表述我内心的感受。

二是主动殉战的陈树生,在他自爆前的那个敬礼,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在他的’脸上,没有后悔,没有难过,有的只是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三是租界巴蜀商会的刀子请愿以身涉险,给国军运送电话线。

说真的,三个场景,导演都狠狠的抓住了我的泪点,我想,这应该是所有观影人的共同感受,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电影的精彩,震撼我承认,但或许是应为艺术创作的原因,历史上,四行仓库之役的撤退,其实是得到日本军部同意的,可是,影片的展示让人觉得有点不解,影片中,部队的撤退部分,个人看起来更像是导演的一次个人煽情。

我也知道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教科书,只不过是一部电影,我们就应该允许他有创作空间来表达这场战役,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作空间,让人感觉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有些严重美化了GMD抗战之感。取材毕竟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创作之时,还是应该尊重历史,不应太过美化,特别是对于那些熟知历史,了解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或许会让人难免有些憋屈。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2

电影《八佰》根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八佰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华的租界。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他们是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他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佰壮士”。壮士们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他们无畏牺牲、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己之力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赞歌。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当日军企图炸毁仓库墙壁、即将强行攻入的时刻,机枪连的战士排着队、身上绑满炸药,一个个喊着自己的名字、喊着“娘,孩儿不能尽孝了!”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以肉身捐躯卫国,阻止了敌军的进攻。那些鲜活的生命、爹娘的孩子,转瞬间就没有了……非常悲壮、震撼!对岸观战的何香凝等爱国人士和百姓们无不动容、掩面而泣。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和群体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分界的讽刺,呈现出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变化。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住的是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整部影片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地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故事流畅、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观众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炮火纷飞、残垣断壁,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的北岸,战士们在殊死与敌军搏斗,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河之南岸,租界里的人们无不为战士们捏着许多汗,捐赠食物火线支援,打退敌人时民心大振、暂时失利时黯然神伤。有富家子弟冒着子弹冲过桥对面送东西,倒在血泊中;有知识分子愤慨不已,拿出私藏枪支,向日军开枪。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结尾出现今天上海的崭新面貌,与昔日破败萧条的战场形成鲜明对照,是在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没有八佰壮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奋战杀敌的勇士们,就没有今天美好繁荣的生活。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以拳拳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3

说说不久前看的一部爱国教育片《八佰》。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妹妹的推荐才去观看的。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香凝先生的一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那一群让我热血沸腾的将士们,深深的感染着我。

仅仅一河之隔,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岸炮弹声此起彼伏,中国 军人在流血流泪,堪称人间地狱,另一岸租借里的百姓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受到当时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悲伤痛心。

那场战斗已经是淞沪会战的最后,国民党已经是伤亡殆尽,对于当时还在拼死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场战斗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也看不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张足够绝望且彼此的战斗,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未曾后退,到生命的最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 军队,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这一点很多的细节有所体现,将士最后仍然奄奄一息,镜头不断的诉说着最后的遗愿,一组组的战士们在生命的尽头牢牢的抓住守代表中国 军队还在的旗帜,还有那幕排着队,身上扎着成捆的手榴弹从几层楼的跳下去引爆,瓦解敌人的铜墙铁盾,那句绑紧点这一句,戳中了我的泪点,戳痛了我的心。

对岸的百姓们从一开始享受着英国带来的和平,把自己置身事外到自愿报名奔赴前线,集物资,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中国 军队的牺牲,对岸的百姓们一点点的发生了变化,民族意识一点点的觉醒,人们终于愿意伸出手,为中国的未来而愿意为之努力,

这场战争注定不能胜利,但是它是火苗,在燃烧,叫醒对岸的中国人,唤醒中华四万万同胞。从开始不允许中国 军队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助他们跨过那座桥,商女不知亡国恨也渐渐地消失,越来越多的奋不顾身。

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的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在影片的那匹白马,在战争的废墟中一跃而起,飒爽飞驰,其中的意义也是令人无比的亢奋。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4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八佰》。在这之前,听朋友们谈论说这部电影很精彩,当我在影院坐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历史,继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撤退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军团却坚决地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县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坚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他们却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中华大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军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每一寸身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变法则!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当国民党军队都在撤退时,这群人却是当时的逆行者!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却有让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浑身捆绑手榴弹,纵身跳入敌人钢板阵中的一个个“陈树生”,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决战,国难当头,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不朽丰碑!

在战斗之初,生活在依旧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同胞,似乎还觉得此次战斗与己无关,但看到壮士们一个接一个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中华儿女骨子里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捐款、捐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前线的战士们!爱国是需要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电影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完后我的内心很受触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所感动,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没有战争。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5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6

最近火爆的电影《八佰》上映了,朋友圈和抖音都反响强烈。爸妈为了加强我的爱国情怀,让哥哥给我们订好了电影票。我怀着激动又复杂的心情来到电影院,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战争类的电影,我无法想象电影里的画面,竟然是真正的历史重现。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254团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团长谢晋元怕日本人发起下一场猛烈进攻,就把420人称作800人。

第四个昼夜最让我激动。外面日本人越来越多,但是战士们子弹也越来越少,他们一个个背上炸药包,打算和日本人同归于尽,只要人在,就不会让日本人靠近一步,势必坚守着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个护送电话线的任务,租界原本可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但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并没有隔岸观火,而是纷纷报名参加这次护送任务,牺牲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最终接上电话线。战斗进入后期,谢晋元团长为了保住战士们的生命,选择冲过护城桥,虽然最终成功,但是只有三成的人生还。

在这部电影里,我认识到了虽然粗鲁但是爱国爱家人的老算盘;年龄虽小,但是不屈不挠的小湖北;顽强向前,忠肝义胆的谢晋元团长……虽然人物角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保家卫国的抗战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的五星红旗是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和平也是英雄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安于现在舒适的现状,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对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恶行,我们没有资格代替先辈选择原谅。勿忘国耻,向英雄致敬,向伟大的中华民族致敬!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改编的,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事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虽然是败仗,但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苏州河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只会更加紧紧相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令人印象最为深刻。

很感谢《八佰》能够让我们重温这些英烈曾经的壮举,带我们真实性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转,体验一场未曾见识的民族较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7

看了《八佰》这部战争电影,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我为敌人残暴而愤怒,为中国人科技落后而流泪,为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骄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有一种火焰在燃烧,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仓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仓库里开个会,也不会感到拥挤。那里面防御工程齐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着毛瑟狙击枪,防止敌人突袭。若不是此时我国经济落后,那么多祖国同胞也不会丧命于此。四行仓库里面有炸药,后面是英国租界,所以敌人不敢用重炮,这是一个绝对的地势优势。

这里面有着很多令人流泪的事,敌人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士兵背上背着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开了敌人的盾牌防护;将士们宁死,也不愿让国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可恶,你们还敢挑衅。这是日本空军说的,但是,日本人残忍的杀害祖国同胞,就连无辜的’租借人民也残忍地杀害,这难道不是日本空军的罪行?难道日本人就不会为自己的残暴感到愧疚吗?

让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8

看了电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种感觉,那是佩服;有一种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处。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无谓牺牲,不想。

《八佰》这部电影有两个多小时,原来我看这种关于战争关于打仗的电影、电视剧,都坐不住。但是这部这么长的抗日电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来了,而且它让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大概是电影中的场面太让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时期不怕艰难,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还很年轻,就在战场上倒下了。电影里的小湖北、谢团长、老算盘,这几个人给我印象最深。老算盘一心想逃命,想着他的那个还没见过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谢团长是八十八师的一面旗,为了唤醒更多的人起来抗日,他率领战士们顽强抗战;小湖北呢,我想,他应该就是那颗种子吧!

很多内容一闪而过,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两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们升国旗护国旗的场面,为了让红旗不倒,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国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战士们用满是伤痕的身体撑起了国旗,虽然他们都知道,日本的枪炮一定会瞄准他们,但他们没有人退缩。另一个感人的场面就是最后战士们冲桥的时候,那一双双伸出来的手,那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暖……

我喜欢《八佰》这部电影,因为它除了让人感动,更给人力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9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0

影院复工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四行仓库一战我守军利用有利地形,毙敌200,自己伤亡20。实际我守军人数大概是400人左右,对外宣称800勇士。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管虎导演大场景的调度非常恢宏,场面营造相当出色,苏河两岸的地狱天堂,视效设计可以说比较完美。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们负重前行,影片真的不错,大投入,大制作,演员演技到位,值得一看的好影片!!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

电影八佰上映了,无尽的悲壮与惨烈,情绪很饱满的弘扬爱国电影。有着出色的调度,运用了多个视角将一个局部的战争呈现出了足够震撼人心的视听观感,通过小人物的视角把从逃避到斗争的过程鲜活的演绎出来,一个个置身事外的从局外人最后都成了斗争力量中的一部分的转变自然而有力。聚焦到了八佰里一个个的活人,但煽情和浪漫意象用得太滥,比如欧豪那个赵子龙骑白马的画面,好尬,削弱了战争的肃杀感和硬度。

电影八佰观后感(模板9篇)

我们应该怎样去写作品名观后感呢?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会跟着情节活跃,当看完电影,我们的内心激动不已。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记录心中的感受,感谢阅读励志的句子编辑为你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1)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2)

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抗日电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誓死护国的壮举所深深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华北依次沦陷,上海也即将沦陷,蒋介石的军队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师希望得到国际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个军队的军人,被日军冲散。来到背靠租界的四行仓库,却意外被正在巡逻的八十八师的团长谢晋元抓了个正着,误以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仓库里经过了种.种磨难下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后来,小湖北的哥哥因为扫射日军的飞机而受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护众兵将牺牲。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掉下眼泪。尤其是将士们眼看仓库即将失手,奋不顾身的在自己身上绑好炸药,边大叫着:“中国万岁!”边跳下去炸死敌人时,以肉身捐躯护国,我完全就哭了起来。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间变没了。这是多么强的民族意识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电影,我不禁沉思起来。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将士们换来的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很强大。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3)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4)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4篇

《八佰》这部电影带给人们很大的感触。在淞沪会战中,留守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第一营的八百将士同侵华日军展开了输死搏斗。那么你知道《八佰》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希望你喜欢。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1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 年高清视频模板 视频背景素材广告 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 查看详情 >精校版 精品文档 2  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2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3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4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杨惠敏乘船送国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艺人唱八百壮士,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四行仓库已陷入日军围攻谢晋元沉稳的指挥战斗,杨瑞符营长足智多谋,八百壮士英勇顽强,打退多路进攻。上海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八百壮士抗敌。女军杨惠敏身负国旗,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潜入仓库,将旗帜送入仓库。播音员为市民报告八百壮士战斗的情况。(孙爱军)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埃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5)

扬中华之魂,明爱国之志!

9月7日周一,八·十中队的同学们来到了电影院,一起观看了一场爱国电影《八佰》。

最近非常热门的这部电影,讲的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三十余万国民党军撤出了上海,仅剩400多名将士镇守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谢团座为了鼓舞士气,对外号称士兵有800人,于是就有了“八百勇士”的名字。这400名勇士坚持不懈,勇敢坚强,坚守阵地十多天,与日军鏖战之后冲锋过桥,撤退到了对面的英租界。

剧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名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舍生忘死,坚强不屈,让队员们非常的感动震撼,战场上鲜血淋漓炮火纷飞,残酷而又无情。作文队员们深刻的理解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我们的革命先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祖国的新栋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6)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年仅13岁的小湖北,跟随着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错间被带入四行仓库。他看着对岸的灯光戏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所有人都照顾他,七月给他带来洋饭店的蛋糕,端午告诉他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战争残酷,战火无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窗外飞过子弹一枪毙命、端午在对抗敌方战机中掏空五脏六腑,爱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骤然离世。后来,他放弃活的机会,用小小臂膀端着枪,眼神坚定地盯紧前方,恨不得一枪毙了日本兵!

最后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国人眼里,是最棒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7)

心仪已久的电影《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再1937年淞沪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不足四百多名的战士誓死抵抗数以万计的日军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我的心情都很激动,悲壮之情油然而生,随意影片的引进,我的心口就像被石头堵住希望难受,鼻子酸酸的,眼眶湿润了。

场景一:震撼

用“震撼”这个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动。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我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最让我泪崩的是——陈树生。日军来临,他们用防弹盾组成了一个钢板城墙往仓库里攻击,在日军就要破墙而入的时候,陈树生第一个身绑炸弹毅然地从楼上跳了下去,炸了日本人。接着一个个战士都身绑炸弹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硝烟毫无迟疑地跳下楼,用自己的身体阻挡日军的强势攻击。此时,我的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眼泪已经绷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流。让他们甘愿付出生命去守护地视身后的人民,是祖国,在他们地有生之年,有的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但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场景二:麻木——耻辱

一条苏州河,分割着仓库和租界,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我仿佛已经听到了子弹嗖嗖额额飞过,头顶上空飞机不停的轰炸,体会到了战场上的孤立无援。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里充斥着愚昧和麻木,地狱里充满了不屈与坚守。

场景三:坚持——胜利——黎明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最后亲目睹了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生活在租界的民众被接连不断地爆炸声吓醒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线,送国旗和药品……在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日军用枪和子弹不停的扫射他们,战士,一个个倒下了,但是他们还是拼命往前爬,“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说完,团座倒下了,当时,租界地对面,中国的同胞在看着他们,战士们说: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还要好好守护他们,这时我已经泪流满面,他们是怕死吗,不是,他们的生正是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地活,正是日祖国的希望,正是祖国的崛起。

中国胜利了,那匹从废墟里踏出地带着血红色伤口的白驹,就是希望,是经历过千疮百孔,重重磨难地中华民族,仍然昂首挺胸驰骋战场的民族脊梁!

《八佰》让我们铭记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上面这些是好作文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八佰》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方便大家阅读。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8)

电影《八佰》根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八佰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华的租界。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他们是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他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佰壮士”。壮士们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他们无畏牺牲、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己之力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赞歌。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当日军企图炸毁仓库墙壁、即将强行攻入的时刻,机枪连的战士排着队、身上绑满炸药,一个个喊着自己的名字、喊着“娘,孩儿不能尽孝了!”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以肉身捐躯卫国,阻止了敌军的进攻。那些鲜活的生命、爹娘的孩子,转瞬间就没有了……非常悲壮、震撼!对岸观战的何香凝等爱国人士和百姓们无不动容、掩面而泣。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和群体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分界的讽刺,呈现出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变化。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住的是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整部影片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地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故事流畅、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观众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炮火纷飞、残垣断壁,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的北岸,战士们在殊死与敌军搏斗,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河之南岸,租界里的人们无不为战士们捏着许多汗,捐赠食物火线支援,打退敌人时民心大振、暂时失利时黯然神伤。有富家子弟冒着子弹冲过桥对面送东西,倒在血泊中;有知识分子愤慨不已,拿出私藏枪支,向日军开枪。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结尾出现今天上海的崭新面貌,与昔日破败萧条的战场形成鲜明对照,是在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没有八佰壮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奋战杀敌的勇士们,就没有今天美好繁荣的生活。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以拳拳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9)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我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我,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我的领土,要立起自我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可是他一向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十分的激动的。他为了自我的国家,宁可牺牲自我,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可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可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我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我,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电影八佰观后感集合5篇

为了放松心情,大家都喜欢观看精彩的电影和电视剧, 借助这些想法,让我们写出观后感吧,写观后感时“感”的内容要达到“观”的内容的四倍以上,你是否因为要写一篇观后感而一筹莫展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呈上电影八佰观后感,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和祖国的伟大。

这是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400多人抵抗数以百倍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他们毅然抵抗了四天四夜。尽管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但战士们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告诉身后的四万万同胞,我们没有挫败,中国还有希望。这便是令我感到震撼的影片——《八佰》。影片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互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一种心灵撞击。

影片中被苏州河隔开的上海租界和四行仓库,一边是热闹的繁华,一边却是令人战栗的荒芜。我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不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后果,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场面是一个战士身上绑满炸药,留下血书,跳进日军的铁甲阵中,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前赴后继,他们一个个报出自己的姓名籍贯,慷慨赴死,尤其最后那一句“娘,孩儿不孝了”,直接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好一会儿,我才咬着牙止住了悲伤。自古忠孝两难全,总有人英勇就义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幸福安康,疫情中的白衣天使、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和这些战士一样,都是真正的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挺起脊梁负重前行,但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要对这些为了“岁月静好”而努力的英雄们说一声谢谢!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唯一没有结束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发展壮大的进程,唯一没有停下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们青少年要拿起学习的武器,刻苦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将来报效国家。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2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3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4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5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6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7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我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我,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我的领土,要立起自我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可是他一向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十分的激动的。他为了自我的国家,宁可牺牲自我,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可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可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我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我,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8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9

电影《八佰》根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八佰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华的租界。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他们是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他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佰壮士”。壮士们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他们无畏牺牲、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己之力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赞歌。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当日军企图炸毁仓库墙壁、即将强行攻入的时刻,机枪连的战士排着队、身上绑满炸药,一个个喊着自己的名字、喊着“娘,孩儿不能尽孝了!”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以肉身捐躯卫国,阻止了敌军的进攻。那些鲜活的生命、爹娘的孩子,转瞬间就没有了……非常悲壮、震撼!对岸观战的何香凝等爱国人士和百姓们无不动容、掩面而泣。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和群体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分界的讽刺,呈现出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变化。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住的是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整部影片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地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故事流畅、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观众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炮火纷飞、残垣断壁,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的北岸,战士们在殊死与敌军搏斗,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河之南岸,租界里的人们无不为战士们捏着许多汗,捐赠食物火线支援,打退敌人时民心大振、暂时失利时黯然神伤。有富家子弟冒着子弹冲过桥对面送东西,倒在血泊中;有知识分子愤慨不已,拿出私藏枪支,向日军开枪。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结尾出现今天上海的崭新面貌,与昔日破败萧条的战场形成鲜明对照,是在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没有八佰壮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奋战杀敌的勇士们,就没有今天美好繁荣的生活。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以拳拳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0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1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2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45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看之前我已经在各大社交平台表明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态度,但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这部影片导演编剧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前两天还是特意去了趟影院一探究竟,又用了几天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现在和大家谈谈我对这段历史和这部电影的最终看法!

历史回顾,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阻击日军进攻并掩护大部队后撤,更为了能够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在团附谢晋元的带领下留下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电影讲的就是这个历史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从当时的政治军事角度来讲,如果日军使用飞机舰炮等重武器全力进攻,那么上海四行仓库还是好打的。但问题就出在这,四行仓库离西方列强的租界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一旦使用重武器进攻那么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西方列强租界的安危,而当时小日本还是比较忌惮西方列强的,所以最后也就用轻武器配合步兵来了一波进攻,然后就被我守军击退了!

其次从这部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是在走爱国英雄主义的路线,说实话看到我国士兵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的那一刻我也是鼻子酸酸的,差点流泪。还有黄志忠扮演的.老葫芦也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国军在跑路。但是这部电影也有让我比较无语的桥段,比如说有纹身的鬼子泅渡渗透,当时看到这片段我就在想他们是日军?还是青帮?当然让我无语的还有天台护旗这个片段,因为这么做在战争中是非常不合理的,其情节和神剧没什么两样!

最后,我再说一个发生在影院的小插曲,坐在我身旁的两个妹子在电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哭的稀里哗啦了!与此同时我又听到有人在谈论那段历史,其内容大概就是美化夸大果党和果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哎,我真不知道他们是从那部地摊文学小说作品中看到的这些内容!哎,怪不得有人说:任何影视作品都是输出意识形态的载体。现在看来这句话一点错都没有!

电影八佰观后感合集6篇

下面的介绍将会帮助您全面认识“电影八佰观后感”,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随着思维的不断跳跃,各种心得感悟纷纷呈现出来。观后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也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通过写广告语来得到展现,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1】

电影《八佰》根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八佰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华的租界。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他们是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他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佰壮士”。壮士们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他们无畏牺牲、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己之力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赞歌。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当日军企图炸毁仓库墙壁、即将强行攻入的时刻,机枪连的战士排着队、身上绑满炸药,一个个喊着自己的名字、喊着“娘,孩儿不能尽孝了!”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以肉身捐躯卫国,阻止了敌军的进攻。那些鲜活的生命、爹娘的孩子,转瞬间就没有了……非常悲壮、震撼!对岸观战的何香凝等爱国人士和百姓们无不动容、掩面而泣。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和群体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分界的讽刺,呈现出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变化。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住的是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整部影片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地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故事流畅、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观众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炮火纷飞、残垣断壁,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的北岸,战士们在殊死与敌军搏斗,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河之南岸,租界里的人们无不为战士们捏着许多汗,捐赠食物火线支援,打退敌人时民心大振、暂时失利时黯然神伤。有富家子弟冒着子弹冲过桥对面送东西,倒在血泊中;有知识分子愤慨不已,拿出私藏枪支,向日军开枪。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结尾出现今天上海的崭新面貌,与昔日破败萧条的战场形成鲜明对照,是在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没有八佰壮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奋战杀敌的勇士们,就没有今天美好繁荣的生活。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以拳拳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2】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3】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八佰》。在这之前,听朋友们谈论说这部电影很精彩,当我在影院坐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历史,继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撤退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军团却坚决地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县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坚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他们却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中华大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军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每一寸身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变法则!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当国民党军队都在撤退时,这群人却是当时的逆行者!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却有让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浑身捆绑手榴弹,纵身跳入敌人钢板阵中的一个个“陈树生”,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决战,国难当头,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不朽丰碑!

在战斗之初,生活在依旧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同胞,似乎还觉得此次战斗与己无关,但看到壮士们一个接一个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中华儿女骨子里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捐款、捐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前线的战士们!爱国是需要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电影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完后我的内心很受触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所感动,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没有战争。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4】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5】

在看之前我已经在各大社交平台表明了我对这部影片的态度,但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这部影片导演编剧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前两天还是特意去了趟影院一探究竟,又用了几天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现在和大家谈谈我对这段历史和这部电影的最终看法!

历史回顾,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阻击日军进攻并掩护大部队后撤,更为了能够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在团附谢晋元的带领下留下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电影讲的就是这个历史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从当时的政治军事角度来讲,如果日军使用飞机舰炮等重武器全力进攻,那么上海四行仓库还是好打的。但问题就出在这,四行仓库离西方列强的租界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一旦使用重武器进攻那么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西方列强租界的安危,而当时小日本还是比较忌惮西方列强的,所以最后也就用轻武器配合步兵来了一波进攻,然后就被我守军击退了!

其次从这部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是在走爱国英雄主义的路线,说实话看到我国士兵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的那一刻我也是鼻子酸酸的,差点流泪。还有黄志忠扮演的.老葫芦也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国军在跑路。但是这部电影也有让我比较无语的桥段,比如说有纹身的鬼子泅渡渗透,当时看到这片段我就在想他们是日军?还是青帮?当然让我无语的还有天台护旗这个片段,因为这么做在战争中是非常不合理的,其情节和神剧没什么两样!

最后,我再说一个发生在影院的小插曲,坐在我身旁的两个妹子在电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哭的稀里哗啦了!与此同时我又听到有人在谈论那段历史,其内容大概就是美化夸大果党和果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哎,我真不知道他们是从那部地摊文学小说作品中看到的这些内容!哎,怪不得有人说:任何影视作品都是输出意识形态的载体。现在看来这句话一点错都没有!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6】

作为一部饱受期待的爱国主义电影,我在《八佰》上映的第二天得以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了这部战争片。我自认为我的泪点还算挺高,上一次哭成傻子还是在看《寻梦环游记》的时候,但这部电影属实给了我很大刺激与震撼。出场时心情高涨,感慨良多,因此趁着热情写下这篇观后感。

《八佰》可以说是一部极其硬核的战争片了。它毫不避讳地直接拍出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无数战士中枪倒地,痛苦呻吟,中间一段拼刺刀的戏码更是紧张刺激,可以看出无论是演员的化妆、现场的声效、场景的描绘都可以说是极其用心,剧情方面后期总感觉略微有点拖长,但作为门外汉的我无法给予正确评价,因此不过多赘述,总体来讲是一部很良心的电影。

接下来进入正题。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日军侵华中,淞沪会战打的最后一场战役,由谢晋元和杨瑞符率领的八十八师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进行的防守战。蒋司令希望以八十八师的奋力抵抗与牺牲赢取来自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因此下令八十八军固守四行仓库七天。

不同于以往,从一个宏观的大局角度上描绘一个战争的进程,《八佰》采用了群像式演出,毫不避讳地展现出每一类人在面对绝境时心态的转变,为观众呈现出脆弱的人性在面临极端情境时的摇摆。

在影片的开头,士兵们的命运便借营长之口宣告而出:这座仓库是坚实的阵地,更是我们的坟墓。近乎绝望的现实,不免让人催生逃跑的心理。端午曾经试图通过河道逃生,老算盘则是人如其名,无时无刻不在打算着如何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我们在批判这些人想要逃跑的小心思时,不妨深思一下倘若换做自己,自己又会怎么做呢?

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总有人要活下来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啊!老算盘跪下求着端午放过他的场景到现在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

是啊,试问谁会喜欢死亡呢?当士兵中弹倒下,绝望地伸手试图抓住战友,一句我想活下去!真是让我心都碎了。但军团身后,即为国门。失去了国家,也就失去了信仰,民族的意义更是不复存在。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无数战士挺身而出,一腔热血怒撒沙场,终是战胜了死亡的恐惧。

那一个个绑着手榴弹跳下去的战士,我们无法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怀有一颗热爱的心,用自己的躯体筑成血肉的长城。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所谓的绝对男一号。每个人在经历战争的洗礼后都多少有所改变。

端午从试图逃跑,到舍生举旗;老铁从不断牺牲队友,到自己最终国家拼搏;就连十三岁的小湖北的眼神,都从逃避,呆滞变得坚定,沉着。战争是一场血与火的试炼,它终究改变了所有人。

电影采用阴冷的色调和巧妙的运镜向观众传达了反战的思想。苏州河一面歌舞升平,一面战火连天。天堂和地域仅仅一线之遥,但却难于登天。

在保卫战开始之初,战士们拼死拼活与敌人抗争到底的时候,民众如同一群看客,点起的烟花让我心寒,仿佛眼前的一场好戏与他们毫无关联。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麻木的中国人,大概便是这样的一番神情吧。

但当民众们看到每一位战士的神情,意识到每一位战士为了国家付出的努力,他们的民族之魂终于被激发。嬉闹般的叫好声销声匿迹,有的只有信念与物质上的支持。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目的便达到了。区区几百人,面对数量庞大的敌人又能改变什么呢?但他们的努力激发了国人的血性,激发了四万万人一致抗日的决心。

或许旗帜的树立使得八十八军更快的遭到了敌军的疯狂攻击,但竖起这面国旗表明了中华民族将要抗争到底的态度。这是向敌人的宣告:只要这面旗帜还立在这里,中华民族便永远不可能倒下。

有的人故意抹黑,声称这部电影是给gmd洗白。但我认为,当倭寇入侵到家门口时,挺立在防线前的战士永远都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不如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好好看看这中华男儿的气概。

八佰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抓住哪些重点呢?人生每个时期观看的影视作品各不相同,观看这些作品时,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写观后感能很好的传递我们的心情与感想,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2)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3)

其实,我有点不想去看《八佰》,果真,声音震耳,战斗的血腥和激烈。好几次,我都是捂住耳朵,妈妈问我,你害怕,靠着我,我摇头耳朵捂得更紧了,我才不靠呢,都初中了,我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胆,看看是否可以克服。不过,看着看着就完全被电影的战争场面和特效,深深地震撼到。它是一部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这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战争,仅仅只搁着一条苏州河,就活生生的演绎着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边的`纸醉金迷,另一边的奋勇抗敌,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对岸的同胞。

如果没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就必然会遭袭外敌的侵袭;如果没有军人不计牺牲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对岸和平安稳的生活。

八十八军最后的坚守,虽然仅仅只是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此一役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也激发了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就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小女孩,向对岸军人行一个敬礼,无数国人涌向栅栏,手伸向在战斗中的军人……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国产大片呢!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4)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改编自历史故事《八佰》的历史电影上映了,钟爱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电影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和爸爸就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遥,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这一场被围观的战争。记者采访时谎称自由八佰人,实际只有四佰人,租界的百姓见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便不断的送去补给,使这些战士们坚持了许久,但日本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进租界。

我在看的时候,心中充满愤怒和热血,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战士,能够杀倒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并且让我记住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和八佰壮士的英雄形象,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国无情的侵略,以及无数的受难同胞。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5)

心仪已久的电影《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再1937年淞沪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不足四百多名的战士誓死抵抗数以万计的日军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我的心情都很激动,悲壮之情油然而生,随意影片的引进,我的心口就像被石头堵住希望难受,鼻子酸酸的,眼眶湿润了。

场景一:震撼

用“震撼”这个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动。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我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最让我泪崩的是——陈树生。日军来临,他们用防弹盾组成了一个钢板城墙往仓库里攻击,在日军就要破墙而入的时候,陈树生第一个身绑炸弹毅然地从楼上跳了下去,炸了日本人。接着一个个战士都身绑炸弹报下自己的名字,伴着硝烟毫无迟疑地跳下楼,用自己的身体阻挡日军的强势攻击。此时,我的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眼泪已经绷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流。让他们甘愿付出生命去守护地视身后的人民,是祖国,在他们地有生之年,有的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但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场景二:麻木——耻辱

一条苏州河,分割着仓库和租界,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我仿佛已经听到了子弹嗖嗖额额飞过,头顶上空飞机不停的轰炸,体会到了战场上的孤立无援。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里充斥着愚昧和麻木,地狱里充满了不屈与坚守。

场景三:坚持——胜利——黎明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最后亲目睹了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生活在租界的民众被接连不断地爆炸声吓醒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线,送国旗和药品……在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日军用枪和子弹不停的扫射他们,战士,一个个倒下了,但是他们还是拼命往前爬,“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说完,团座倒下了,当时,租界地对面,中国的同胞在看着他们,战士们说: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还要好好守护他们,这时我已经泪流满面,他们是怕死吗,不是,他们的生正是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地活,正是日祖国的希望,正是祖国的崛起。

中国胜利了,那匹从废墟里踏出地带着血红色伤口的白驹,就是希望,是经历过千疮百孔,重重磨难地中华民族,仍然昂首挺胸驰骋战场的民族脊梁!

《八佰》让我们铭记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上面这些是好作文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八佰》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方便大家阅读。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6)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7)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8)

电影《八佰》观后感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xx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

通过观影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牺牲的英雄。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日夜,誓死保卫祖国防线的事情。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还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不由的流下了泪水。

这一段是最让我振奋的—-当时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而且到处都是激烈的轰炸声,然而驻守仓库的国军就连一面国旗都没有,这时河对岸有人把国旗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交给到了战士手中,国军英雄不惧牺牲把国旗在四行仓库的顶层高高升起,民众们也为此而感到振奋,他们在不停地欢呼,每个人都咬着牙,含着泪。

这时日军也发动了更加疯狂,残暴的进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英雄们也组织了敢死队,他们把炸药绑在自己的身躯上,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挡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对岸的民众看到此景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真想冲上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此时的人们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悲痛。而我们的英雄又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无畏。

日军眼看久攻不下,又开始用轰炸机对仓库狂轰乱炸,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们的国旗,摧毁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军人毫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帜,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中国不会亡。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的,愤怒的,拳头也是紧握的。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向为了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9)

听大家都说《八佰》是部不错的电影。来到影城取票,坐电梯来到六号厅,不多久,电影开始放映。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取材于抗日,讲述了上海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人)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不同于所谓“抗日神剧”,《八佰》所讲述的故事很真实,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当时的中国,以及在生命被威胁时的人性。

当时的上海还有着英、法等租界,日本侵略者在轰炸时,刻意躲避着租界。在四行仓库隔着一条河的对面就是英租界,河两边的对比如此鲜明:一面到处是废墟、浓烟,人们受着重伤,衣着破烂,在满目弹孔的仓库里,为了在英租界里的平民,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死守着四行仓库;而另一边灯红酒绿,唱戏的、玩儿牌的,人们穿着名贵的衣服,一片繁华。

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勇士,一些本是四周的保安队,也有一些懦弱的普通人。他们想着逃离四行仓库,为此他们进行了反抗,从水道钻出,逃离,甚至有人做汉奸,但三天激战也让他们成长了许多,懂得了何为祖国。

令我最震撼的还是保护国旗的一段,为了守护住高高升起的国旗,八百勇士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让它屹立于仓库之顶。他们不顾飞机的轰炸,也不畏枪林弹雨的袭击,用血肉之躯捍卫自己的国家尊严。

看完电影,我心中震撼依旧存在。正如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在的上海依旧有四行仓库旧址存在,它的弹孔与沧桑又何曾不是在时刻警醒人们呢?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0)

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大全

《八佰》这部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那么你知道《八佰》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1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 年高清视频模板 视频背景素材广告 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 查看详情 >精校版 精品文档 2  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2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3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八佰抗战电影观后感4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杨惠敏乘船送国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艺人唱八百壮士,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四行仓库已陷入日军围攻谢晋元沉稳的指挥战斗,杨瑞符营长足智多谋,八百壮士英勇顽强,打退多路进攻。上海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八百壮士抗敌。女军杨惠敏身负国旗,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潜入仓库,将旗帜送入仓库。播音员为市民报告八百壮士战斗的情况。(孙爱军)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埃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1)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合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合集》,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1】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2】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八佰》。在这之前,听朋友们谈论说这部电影很精彩,当我在影院坐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历史,继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撤退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军团却坚决地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县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坚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他们却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中华大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军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每一寸身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变法则!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当国民党军队都在撤退时,这群人却是当时的逆行者!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却有让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浑身捆绑手榴弹,纵身跳入敌人钢板阵中的一个个“陈树生”,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决战,国难当头,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不朽丰碑!

在战斗之初,生活在依旧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同胞,似乎还觉得此次战斗与己无关,但看到壮士们一个接一个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中华儿女骨子里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捐款、捐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前线的战士们!爱国是需要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电影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完后我的内心很受触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所感动,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没有战争。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3】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和祖国的伟大。

这是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400多人抵抗数以百倍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他们毅然抵抗了四天四夜。尽管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但战士们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告诉身后的四万万同胞,我们没有挫败,中国还有希望。这便是令我感到震撼的影片——《八佰》。影片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互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一种心灵撞击。

影片中被苏州河隔开的上海租界和四行仓库,一边是热闹的繁华,一边却是令人战栗的荒芜。我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不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后果,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场面是一个战士身上绑满炸药,留下血书,跳进日军的铁甲阵中,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前赴后继,他们一个个报出自己的姓名籍贯,慷慨赴死,尤其最后那一句“娘,孩儿不孝了”,直接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好一会儿,我才咬着牙止住了悲伤。自古忠孝两难全,总有人英勇就义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幸福安康,疫情中的白衣天使、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和这些战士一样,都是真正的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挺起脊梁负重前行,但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要对这些为了“岁月静好”而努力的英雄们说一声谢谢!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唯一没有结束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发展壮大的进程,唯一没有停下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们青少年要拿起学习的武器,刻苦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将来报效国家。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4】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5】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4篇

《八佰》这部电影带给人们很大的感触。在淞沪会战中,留守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第一营的八百将士同侵华日军展开了输死搏斗。那么你知道《八佰》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希望你喜欢。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1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 年高清视频模板 视频背景素材广告 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 查看详情 >精校版 精品文档 2  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2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3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八佰电影观后感总结4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杨惠敏乘船送国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艺人唱八百壮士,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四行仓库已陷入日军围攻谢晋元沉稳的指挥战斗,杨瑞符营长足智多谋,八百壮士英勇顽强,打退多路进攻。上海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八百壮士抗敌。女军杨惠敏身负国旗,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潜入仓库,将旗帜送入仓库。播音员为市民报告八百壮士战斗的情况。(孙爱军)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埃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6】

电影《八佰》观后感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xx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

通过观影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牺牲的英雄。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日夜,誓死保卫祖国防线的事情。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还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不由的流下了泪水。

这一段是最让我振奋的—-当时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而且到处都是激烈的轰炸声,然而驻守仓库的国军就连一面国旗都没有,这时河对岸有人把国旗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交给到了战士手中,国军英雄不惧牺牲把国旗在四行仓库的顶层高高升起,民众们也为此而感到振奋,他们在不停地欢呼,每个人都咬着牙,含着泪。

这时日军也发动了更加疯狂,残暴的进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英雄们也组织了敢死队,他们把炸药绑在自己的身躯上,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挡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对岸的民众看到此景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真想冲上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此时的人们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悲痛。而我们的英雄又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无畏。

日军眼看久攻不下,又开始用轰炸机对仓库狂轰乱炸,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们的国旗,摧毁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军人毫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帜,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中国不会亡。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的,愤怒的,拳头也是紧握的。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向为了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7】

其实,我有点不想去看《八佰》,果真,声音震耳,战斗的血腥和激烈。好几次,我都是捂住耳朵,妈妈问我,你害怕,靠着我,我摇头耳朵捂得更紧了,我才不靠呢,都初中了,我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胆,看看是否可以克服。不过,看着看着就完全被电影的战争场面和特效,深深地震撼到。它是一部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这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战争,仅仅只搁着一条苏州河,就活生生的演绎着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边的`纸醉金迷,另一边的奋勇抗敌,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对岸的同胞。

如果没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就必然会遭袭外敌的侵袭;如果没有军人不计牺牲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对岸和平安稳的生活。

八十八军最后的坚守,虽然仅仅只是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此一役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也激发了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就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小女孩,向对岸军人行一个敬礼,无数国人涌向栅栏,手伸向在战斗中的军人……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国产大片呢!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8】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题记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9】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